端午假期網紅城市又火了,當流量走了怎么辦?
中新網北京6月21日電 (記者 闞楓)隨著端午小長假的到來,一些網紅城市的旅游熱度再度升溫。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表示,面對流量,城市管理者要有理性的心態,清醒認識流量漲潮與退潮,把功夫下在日常。

今年以來,從因燒烤走紅的山東淄博,到因“村超”而出名的貴州黔東南州,多個新晉網紅城市成為假期旅游市場上的“黑馬”,引來眾多游客打卡觀光。
以淄博為例,今年“五一”假期,淄博站客運發送量連創新高,假期累計發送旅客240252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8.5萬人次,增幅55%。今年端午假期火車票開售之際,6月21日(端午假期前一天)當天北京至淄博的高鐵動車票開售不久便被搶購一空。
對于城市來說,網紅帶來游客的同時,也對城市環境承載能力和產業結構造成沖擊,那么,突如其來的流量會不會是“雙刃劍”?
“對網紅城市來說,突然降臨的流量可能會讓整個城市處于一個不穩定狀態,這對城市管理來說也是不小的考驗?!?/p>
戴斌分析,旅游經濟的運行是外來消費對本地消費的疊加,比較好的旅游目的地應該是“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也就是說,游客來或不來,我們這里老百姓都是這么生活的,游客來了無非是多一個人、多一雙筷子的事?!?/p>
戴斌說,一些旅游城市或者單純以旅游業來立足的城市,當本地消費能力有限,城市發展要靠大量外來消費去推動時,就容易形成潮汐現象,這對旅游經濟運行,對城市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是不利的。
“老百姓過日子哪有天天敲鑼打鼓、披紅掛彩的,大家過日子都是細水長流,城市不能指望靠流量來發展?!贝鞅笳f,城市應按照旅游經濟規律,按照旅游目的地發育成長的底層邏輯,走穩定的、健康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戴斌說,對于城市來說,流量退潮的時候,城市要去培育新動能,特別是支撐可持續發展的動能。當流量漲潮時,也不要拒絕,不能把客人拒之門外,要理性應對,一方面客觀評價自身承載量,關注游客的旅游體驗,另一方面,要提供高質量的城市服務,這需要市場主體的努力,也需要政府機構的努力。(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30日 13:08:42
- 2024年10月30日 13:08:32
- 2024年10月30日 11:36:16
- 2024年10月30日 11:31:54
- 2024年10月30日 11: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