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孔廟整修后,今年祭孔大典首度以八佾舞取代六佾舞。(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9月28日電 臺北市孔廟過去都是用六佾舞祭孔,今年因孔廟整修完畢,加上馬英九將以貴賓身份出席孔廟祭典,特別擴大規模以天子之禮的八佾舞呈獻上天,對孔子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原本預訂28日舉行的祭孔大典,因臺風順延到下周日(10月5日)舉行。
今年因規格提高,由于表演人數多出近一倍,讓小學面臨佾生慌,消息一傳出,不少畢業生搶著回來參加,其中還有哥哥、姐姐、弟弟三人同臺演出的情況。
已傳承76代的大龍小學佾舞隊,年年擔任孔廟祭孔大典三獻禮的演出,可說是島內佾舞界中最古老的校隊之一,很多佾生更是“代代相傳”。
大龍小學佾舞隊教練莊汶湞表示,大龍小學的佾舞是根據明代禮俗設置,當初是因地緣關系,選中大龍小學長期培訓佾生,多年下來便成為大龍小學的傳統。
實際上,孔廟在2001年也跳過八佾舞,當時主祭者也是時任市長的馬英九,因受孔廟場地限制,過去祭孔大多以六佾舞為主。
莊汶湞表示,佾舞雖然不快,但動作復雜,要讓學生記住三獻禮和96個動作,除不斷操練外,也讓學生練習寫紀錄,被戲稱這是大龍小學“武功秘籍”。
莊汶湞說,佾舞所表現出的自制、內觀且平穩的精神,在現場觀看是相當具有感染力,但也因典禮時間長、服裝悶熱,孩子們往往需要過人的專注力與體力。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