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中新網APP

    中新視頻

    中新網

    青海湟源排燈的師徒傳承

    發布時間:2022年02月17日 17: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版權聲明: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未經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解說】湟源排燈是流傳于青海省湟源縣的一種民間節日燈彩藝術,起源于商號廣告牌燈箱。歷經200余年,湟源排燈逐漸發展成有底座、圖案,形式多樣的燈彩藝術,匯集了木工、繪畫、皮影等多種藝術,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解說】79歲的楊增貴老人是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的傳承人,孩童時期他就跟在做木工活的舅舅身后幫忙,對木工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慢慢地開始接觸排燈制作。

      【同期】湟源排燈國家級傳承人 楊增貴

      那個時候舅舅家有做好放著的排燈,我有這個愛好,就按照它原本的樣子做了一個,閑了沒東西做的時候,我就拿一片板子畫個樣子做一些雕刻,對于雕刻(我就)很喜歡學。

      【解說】排燈的制作極為精細考究,選用上好的木材,通過打磨、雕刻、拼接做出框架,在宣紙上精心設計并繪制出各式各樣的圖案后,再將畫面與已經制作好的框架相結合,放置蠟燭或是燈泡點亮。每架排燈以連環畫形式,集中展現一個故事或某段情節,場面活現,栩栩如生。

      【同期】湟源排燈國家級傳承人 楊增貴

      (做排燈)設計是最重要的,設計排燈要考慮材料的尺寸,不然就會浪費料,畫面也多種多樣,有四大名著,民間的傳說故事也有很多。(我)做的排燈也多,樣式、畫面、燈光、排燈的式樣各方面都有很多進步,(在)以前的老式排燈(基礎)上,可以說改進了一步,畫面上放的皮影等種類也增加了。

      【解說】湟源排燈走出去,是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技藝,與各地文化間的交流更是讓湟源排燈有了進步的空間。

      【同期】楊增貴徒弟 吳生貴

      十幾年以來跟著楊師傅做排燈,收獲很大,在排燈制作方面到處參加培訓班學習,這些方面我們走出去了,外面其他地方的非遺參加的培訓、參觀對我們做排燈起了很好的作用,回來以后我們也按照外面參觀感受的這些我們也應用到了排燈上制作。

      【解說】楊增貴老人從四五十歲開始收徒弟,給他們傳授做排燈的技藝,湟源排燈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是他在耄耋之年依然堅持傳承的重要原因,他不想讓這門手藝失傳,而他的徒弟們也在其中感受到了傳承的意義。

      【同期】楊增貴徒弟 張世全

      (湟源排燈)成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傳承對我們這些傳承人來說有很大的責任,所以應該說把這個國家級非遺文化傳承得更好,更美麗,做到更強,我心里也有很大的信心。

      記者 祁妙 青海西寧報道

    責任編輯:【吉翔】

    特別推薦

    視頻排行榜

    關于我們| About us|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供稿服務| 法律聲明| 招聘信息|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