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分享到: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三代人,一件事,一方守護

    2022年07月25日 17:11 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中新網呼倫貝爾7月25日電(蘇亦瑜)中俄蒙三國交界,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長達1733.3公里的邊境線上,有這樣一陣馬蹄聲,是牧民護邊員巡邏的“號角”。談起傳承三代的牧民護邊員身份,圖門自豪地說,“我這一輩子想做好一件事,就是護邊?!?/p>

      圖門和妻子在瞭望塔遠眺。 蘇亦瑜 攝
    圖門和妻子在瞭望塔遠眺。 蘇亦瑜 攝

      三代人的接力傳承

      圖門家門口。蘇亦瑜 攝
    圖門家門口。蘇亦瑜 攝

      走進圖門家,三座建筑風格各異的瞭望塔映入眼簾,分別是圖門家祖孫三代作為牧民護邊員巡視邊境的工作場所,記錄著傳承三代的戍邊故事。

      圖門家距離中蒙界湖只有不到500米的距離,圖門的祖父巴日哈薩巴達是貝爾邊境派出所最早的一批護邊員。祖父在戰爭中犧牲后,心懷著祖父臨行前叮囑的“一定要守好這片草原”,圖門的父親接過了護邊接力棒,圖門的母親斯琴也加入了“鐵姑娘護邊隊”。

      “阿爸從小就告訴我,這里是我們的家,我們出生在這里,就必須擔負起守邊護邊的使命?!笔茏娓负透赣H的影響,抱著保家衛國之心,圖門也應征入伍成為了一名軍人。

      退役后,圖門原本有留在市區工作的機會,然而,父親肋骨受傷,因語言問題不方便看病的事情使他改變了想法?!皼]有做到回報父母對我(養育)的恩情是不行的?!眻D門決定回到家鄉,選擇做邊境線上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成為家中第三代“護邊員”。

      護邊員工作艱苦且繁雜,鄰居曾勸他:“咱牧民管好自己的羊就行了,管那么多閑事兒干啥?”每當聽到這樣的話,圖門總會說:“我們出生在這里,本就有義務守邊疆!”

      圖門家中的假山雕塑。蘇亦瑜 攝
    圖門家中的假山雕塑。蘇亦瑜 攝

      “每一座蒙古包就是一座哨所,每個牧民就是一個哨兵?!边@是圖門家中假山雕塑上的一句話。貝爾蘇木黨委組織委員、貝爾嘎查第一書記照力巴亞爾告訴記者,像圖門一樣的牧民護邊員,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貝爾蘇木貝爾嘎查總共有十幾戶。 “這些牧民護邊員大多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對周圍環境熟悉,填補了軍警巡邏管控的盲區和死角,共同維護了邊境安全?!?/p>

      邊境線上的一方守護

      圖門的蒙古包哨所工作記錄。 蘇亦瑜 攝
    圖門的蒙古包哨所工作記錄。 蘇亦瑜 攝

      今年,是圖門作為牧民護邊員的第31個年頭。每天天亮,圖門就爬上瞭望塔用望遠鏡觀測邊境線的情況,巡視著人員往來和車輛交通。而后,他跨上馬背,用“馬步”丈量著邊境,開啟一天的巡邏工作?;氐郊抑?,圖門還會把巡視情況悉數記錄在他的工作日志中。

      幾十年來,圖門風雨無阻巡邊,累壞了8匹馬、騎壞了6輛摩托車。提到護邊工作,圖門輕描淡寫地笑稱,“冬天冷,夏天熱,不了解的人看起來肯定覺得很困難,但是真正做起來也不覺得累了?!眻D門在邊境線上的默默堅守得到了當地牧民們和轄區派出所的認可與贊揚。在圖門家中,大大小小的獎狀填滿了柜子、掛滿了墻壁。當被問到最令其自豪和難忘的榮譽時,圖門毫不猶豫地舉起“十大優秀護邊員”的獎章。

      圖門向記者展示“十大優秀護邊員”獎章。蘇亦瑜 攝
    圖門向記者展示“十大優秀護邊員”獎章。蘇亦瑜 攝

      從石頭路到柏油路,從馬背巡邏到騎車護邊,從人力守護到數字化監測……據圖門介紹,這幾年黨和國家對護邊員的政策補貼和待遇都不斷提高,還配發了巡邏裝備,護邊工作也逐步走向現代化。

      除了作為護邊員守護邊疆安全,圖門還守護起當地牧民們的幸福生活。作為北疆的紅色堡壘戶,在工作之余,圖門和他的妻子常帶領牧民們學習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調動牧民積極性,鼓勵他們發展產業,帶動他們早日致富。近年來,圖門積極響應蘇木黨委、嘎查黨支部號召,幫助烏力吉巴圖等7戶建檔立卡戶和邊緣戶代養羊,有力地帶動了他們脫貧增收。

      父親看病時的經歷讓圖門意識到當地牧民在交流上的問題,返鄉后圖門便持續自學漢語,哪家有人生病需要去市里尋醫,他總是熱心地幫牧民們當起“翻譯員”,解決了溝通上的障礙?!拔业浆F在也還在學習(漢語)”,圖門一邊為記者翻閱他書桌上的學習資料一邊說。

      把“三代護邊”傳承為“世代護邊”

      圖門翻閱相冊。蘇亦瑜 攝
    圖門翻閱相冊。蘇亦瑜 攝

      翻閱圖門的相冊,滿滿地記錄著他在邊境線上的守邊日常和紅色堡壘戶活動。而看到兒子小時候的舊照,圖門臉上滿是笑意,“你看小時候才這么點,現在比我還高了?!?/p>

      與談論護邊工作時不同,在說到自己的家庭時,這個巴爾虎草原漢子的神情流露著些許虧欠,“對于家庭總是有很多照顧不到的地方”。圖門女兒出生時、家人生病時,他常因為忙于工作而無法及時陪伴在他們身邊。但是,正因為有圖門這些牧民護邊員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為維護邊境安全增添了更多力量和幫助。

      “這條路,我會一直走下,直到我老得動不了的那天?!眻D門告訴記者,他的女兒已經在準備護邊工作考試,兒子也對守邊工作表達了決心,他想把“三代護邊”傳承為“世代護邊”,把與邊境派出所的“戰友情”世代傳下去。

      圖門在草原上策馬馳騁。 蘇亦瑜 攝
    圖門在草原上策馬馳騁。 蘇亦瑜 攝

      圖門的護邊事跡也感染了很多人,許多周邊牧民們紛紛主動申請加入到護邊員隊伍中。據記者了解,呼倫貝爾邊境管理支隊對原有群防群治隊伍進行補新淘換、混成編組,規范化組建了人數為563人的護邊員隊伍,其中包括統籌前出點位與邊境村屯間關系,側重沿邊一線及邊境要道住戶,布建66個“護邊堡壘戶”,以及50個邊境村屯嘎查“守邊中心戶”。

      一望無垠的青青草原上,像圖門一樣的牧民護邊們成為了北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和邊境派出所守望相助,為祖國的邊境安全和穩定共同筑起了一道堅固的防護墻。(完)

    【編輯:陳海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