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分享到:

    華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迎來新機遇

    2022年07月12日 14:26 來源:人民日報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華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迎來新機遇(美麗中國)

      核心閱讀

      7月11日,華南國家植物園在廣州正式揭牌。至此,我國已設立并揭牌運行一北、一南兩個國家植物園,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華南國家植物園依托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設立,規劃總面積319公頃,現建有38個專類園,遷地保育植物17168個分類群,在遷地保護方面已涵蓋華南地區各植物類型。

      從羊城高空俯瞰,天河龍洞、火爐山邊,4朵“木棉花”靜靜地開在鬧市邊,這就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植物研究和保護機構之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從熱帶雨林到高山植物,從奇花異果到沙漠植物景觀,都能在這里看到。7月11日,隨著新的牌匾掛上,這個在廣東人氣頗高的“打卡地”有了新名字——華南國家植物園。

      多方合作,穩妥有序推進建設任務

      6月6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同意在廣東省廣州市設立華南國家植物園的批復》,同意在廣東省廣州市設立華南國家植物園,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科學院、廣東省和廣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

      按照國務院批復要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加強對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的業務指導,會同中國科學院、廣東省和廣州市人民政府建立協調機制,統籌研究解決重大問題。中科院與廣東省和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領導小組,穩妥有序推進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各項任務。

      華南國家植物園依托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設立,其前身為國立中山大學農林植物研究所,1929年由著名植物學家陳煥鏞創建。華南植物園長期立足華南,致力于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植物科學研究、物種保育、科學傳播和資源利用。

      華南國家植物園規劃總面積319公頃,現建有38個專類園,遷地保育植物17168個分類群,在遷地保護方面已涵蓋華南地區各植物類型;擁有3個研究中心、1座植物標本館、2個國家級野外臺站和3個中科院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

      據介紹,華南國家植物園統籌優化科研區、專類展示區和技術推廣平臺??蒲袇^以科學研究和資源研發為主;專類展示區以收集保護、園林文化和園藝技術展示、科普教育為主,具有“科學的內涵、藝術的外貌、文化的底蘊”,突出“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峰回路轉”嶺南園林特色;技術推廣平臺以篩選經濟植物推廣應用為主,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未來華南國家植物園將會參與全球和中國植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實現物種保育2萬種以上,其中經濟植物約6000種,華南珍稀瀕危植物中95%的種類將在園內得到遷地保育?!比A南植物園主任任海表示。

      進行人工繁育,建立遷地保育技術體系

      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有國家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育中心和種質資源庫等。

      走進華南國家植物園珍稀瀕危植物繁育中心,可以發現每種植物都會有一個牌示。華南植物園園藝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寧祖林介紹,植物進入植物園后,園區會給它們建立檔案,對其整個生命周期進行合適的管理。懷集報春苣苔便是其中“一員”。

      懷集報春苣苔最先由華南植物園研究員康明于2012年在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梁村鎮一處喀斯特洞穴中發現,首次被發現時僅有約200株。此后,康明團隊每年都會去發現地查看,他們發現種群的個體數量越來越少,到了2021年,該物種野外個體僅存幾株,處于極度瀕危狀態。為了加強對懷集報春苣苔的保護,華南植物園加強了野外種群調查和引種收集,如今已經實現人工繁育并建立起遷地保育技術體系,可在較短時間內繁育出大量優質種苗,為該物種的引種回歸研究和種群恢復提供了保障。

      在華南植物園工作人員的多年努力下,像懷集報春苣苔這樣走向種群恢復的植物并不在少數。據介紹,華南國家植物園現有珍稀瀕危植物643種,國家重點野生保護植物337種。植物園還進行了珍稀瀕危植物回歸研究與示范,成功實現了36種華南珍稀瀕危植物的野外回歸。此外,園區內的植物標本館,館藏量現已超過115萬份,涵蓋物種4.9萬多個。

      未來,華南國家植物園還將建設植物多樣性遷地保護與利用實驗平臺,創新體制機制,引進并培養人才,提升植物科學研究能力水平;建設自然教育館、國家自然教育與生態文明示范基地,新建智慧植物園,完善富有植物園特色的教育課程等,提升植物科普教育能力;建設體現嶺南園林文化特色的國際一流專類園及特色植物展示區,以及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探索與國際接軌且符合國情的國家植物園管理運行機制。

      “在建設更高層次植物園平臺的基礎上,可以把優異的種質資源保護起來,建立種子基地和基因庫。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可以培育出更好的品種,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毖芯勘S湎l危物種多年的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所長徐大平說。

      開展科普活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接下來,我們計劃讓園區變得更美,園區面積開放得更大,現有未開放的區域也將進一步開放?!比A南植物園園藝中心主任王瑛說,去年華南植物園游客達到165萬人次,未來植物園的目標游客群不僅是廣州本地的游客,還有省內其他地區的游客,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和其他地區的游客。

      華南植物園歷來重視科普教育理論和方法研究,注重知識傳播與科普教育。這里不但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還是國家和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常年開設“琪林科學講壇”以及“博物四季”“自然課堂”“押花藝術”“自然觀察”“植物科學”“自然筆記”六大系列自然教育課程,并舉辦各類科普培訓、大型科普活動與主題花展。

      “目前我們還在策劃景區植物和文化的融合項目以及夜間項目、面向更多受眾的科普教育營地等,希望可以服務更多來自不同地區的游客?!比魏Uf,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不僅要依靠專業的研究人員,還要讓大眾樹立保護意識。因此,必須讓科研成果和植物展示走出植物園大門,積極開展科普活動,努力將生態文明思想根植市民心中。

      任海表示,廣州景色優美、氣候宜人,常年溫暖多雨、光熱充足,這些都為植物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廣州是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季風常綠闊葉林核心分布區;但同時,廣州也是生物多樣性最受威脅的陸地地區之一,因此,保護這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既必要又緊迫。

      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廣州已建成數量眾多、類型豐富、功能多樣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F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89處,總面積約11萬公頃?!叭A南植物園在這里的生根、發展,是廣州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日益凸顯的縮影?!睆V州市林業和園林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敏說。

      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李小川表示,華南國家植物園的設立,不僅會將廣州的名片擦得更亮,還會為華南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帶來更多機遇。

    【編輯:蘇亦瑜】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