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九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博士在此間舉行的第三十六屆世界空間科學大會上提出四項具體建議,以促進空間科學領域開展國際合作。
中、美、俄、法、德、日、加拿大、印度、烏克蘭、巴基斯坦等國航天機構以及歐洲空間局的相關負責人,相聚本屆空間科學大會航天機構圓桌會議,共同探討“新探索時代建立國際科學合作的通道和框架”,孫來燕與會時提出以下四項建議:
一是國際空間科學領域的合作,應堅持和平利用、相互尊重的原則。不論國家大小,實力強弱,都應根據其優勢、特長,鼓勵其積極參與空間科學的探索。
二是應充分發揮現有的合作機制和框架的作用。支持政府間或非政府間國際空間組織為促進空間科學的發展所開展的各項活動,支持聯合國系統內開展的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各項活動。
三是挖掘區域合作的潛力,發揮區域合作機制的作用。孫來燕稱,總部設在北京的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將正式成立,該組織的建立無疑將為亞太地區國家開展空間科學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四是鼓勵和支持本國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社會團體,開展多層次、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合作內容可包括開展共同感興趣的課題研究、召開學術會議、組織專家互訪、人員培訓、聯合組建實驗室等。
在發展航天事業過程中,中國本著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同國外開展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近五年來,中國先后與十三個國家、航天機構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十六項國際空間合作協定或諒解備忘錄。孫來燕表示,根據未來發展規劃,在空間科學方面,中國將優先開展空間天文、空間物理、微重力科學、空間生命科學、月球探測和行星探測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