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襲警抗法行為趨增 人大代表建議增設“襲警罪”

    2004年12月21日 10:01

      中新網12月21日電 今天的《檢察日報》發表了第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孫桂華的文章指出,中國當前的襲警行為有愈演愈烈之勢,很大程度上源于對襲警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夠,因此建議刑法增設“襲警罪”。

      文章說,近年來,公安民警在執法中受到侵害的情況越來越多,且呈急劇遞增的趨勢。這些襲警案件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侮辱、毆打、誣告等侵害民警合法權益的案件屢屢發生,甚至公然暴力抗法,直接侵害民警的生命安全;二是一些侵害民警的嫌疑人得不到及時、應有的處罰。

      文章指出,警察執法代表的是國家,是法律賦予的權力和義務,抗拒警察執法,拒絕、阻礙警察執行公務,是對國家法律權威的公然挑戰。中國當前的襲警行為卻有愈演愈烈之勢,很大程度上源于對襲警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夠。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設有“襲警罪”。因此,中國當前對抗拒警察執法的違法犯罪分子,必須依靠法律嚴打重處,刑法中應增設“襲警罪”罪名,建議由全國人大盡快對此進行立法調研。

      文章指出,社會上普遍過于強調警察的義務、責任和無私奉獻精神,忽視了對警察執法權威的保護,這給執法的社會大環境帶來負面影響。首先,公安機關在處理群體性治安事件時,極有可能成為群眾不滿情緒的宣泄對象;其次,社會對民警的寬容度不夠,一旦發生群體性事件或治安案件,直接肇事人的行為往往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而民警對這些事件或案件依法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卻往往得不到理解和配合,甚至導致沖突;三是相關立法工作滯后,弱化了對襲警行為的打擊力度�,F行刑法單純以“妨礙公務罪”或“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對襲警行為進行處理,顯然缺乏足夠的法律威懾力。

      文章認為,民警的執法權威得不到有效保護和宣傳,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影響到公安民警的工作積極性。近年來,民警在執法過程中,提到“不許動、我是警察”這一標志性警示語言后,許多人不但不接受審查,還揚言“警察咋了?”,更有甚者竟叫囂“打的就是警察”。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民警工作積極性,影響了對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弱化了公安機關的執法尊嚴。對襲警行為打擊是否得力,直接關系到國家法律的權威和國家穩定的大局。

     
    編輯:邱觀史】



      打印稿件
     
    :站內檢索:
    關健詞1:
    關健詞2:
    標  題: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