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 片|圖片庫|時 尚
    汽 車 |房 產|視 頻|商 城|供 稿|產經資訊 |專 稿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華文報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臺島的“去中國化”與“被邊緣化”

    2004年12月08日 10:10

      (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臺島原本是令人羨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不僅是本地區重要的對外投資者,而且還是主要的工業生產基地。臺灣過去在經濟上對中國大陸的影響,以及在本區域經濟交往中的地位,都可以說得上舉足輕重。

      但如今,臺灣作為成功的發展中經濟體的光環已經褪色,而經過長期艱苦奮斗而積累下來的各種優勢和發展經驗,也在逐漸削弱之中。這種演變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目前臺灣島內外截然不同的發展趨勢,更是令人感到擔憂。

      最近幾年來,在整個東亞地區,經濟融合與貿易區域化的構想在不斷地付諸實施,進展速度之快簡直是出人意料。

      與此同時,中日韓三個東北亞國家,也即將與亞細安10國進行“十加三”自貿談判,其結果將使整個東亞地區的經濟進入大融合與大循環的時代。即使是南亞的印度和南半球的澳洲與新西蘭,也都不愿意置身于這種大趨勢之外,而是非常積極和主動地參與其中。

      可是,對這些直接影響著整個區域前途的重大發展事態,臺灣當局似乎渾然不知,或者毫無興趣。相反,最近幾年來,整個臺灣社會都一直忙于選舉,執政者的時間、精力和心思以及島內的各種資源,都耗費在政治斗爭中。相較于整個東亞地區都在全神貫注發展經濟,臺北當局卻是兩耳不聞島外事,一門心思拼政治。臺灣不斷高喊要擴大國際生存空間,可是這樣搞下去,它將變得與本區域的發展潮流格格不入,變得更加孤立。

      臺灣目前的處境是島內政治生態的直接結果,與臺海局勢的現狀也有著必然的關系。

      事實上,只要不挑戰“一個中國”原則,不觸及統獨問題的紅線,不用說擴大國際空間,就是中國大陸的龐大市場,就足以為臺灣提供持續發展的廣闊天地。

      然而,自民進黨執政以來,臺北當局把敵視中國大陸作為最高政治,其推動“臺獨”的言行使臺海局勢經常處于發生重大事變的危險邊緣。殊不知,由于中國與東亞各國經濟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所有國家都不希望臺北攪亂目前穩定發展的局面。因此,陳水扁當局的“臺獨”動作越大,“去中國化”的步驟越多,東亞各國就越是擔心,與臺灣地區的隔膜也就越深。

      正因如此,李光耀資政最近連續兩次在國際場合發表講話時都明確指出,如果“臺獨”游戲玩得過火,北京勢必會不惜代價地維護其核心利益,這將使整個東亞變成另一種模樣。

      但遺憾的是,臺北當局聽不進這樣的忠告,也不愿理會外界的擔憂和感受。臺北當局似乎甘愿被邊緣化,甘愿被東亞合作的大趨勢拋在后面。

      來源:摘自新加坡《聯合早報》社論(內容有刪節)

     
    編輯:秦欣】
    相關專題:“臺獨”威脅和平


      打印稿件
     
    :站內檢索:
    關健詞1:
    關健詞2:
    標  題: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