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1日電 《李嵐清教育訪談錄》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曾擔任兩屆國務院副總理并分管教育長達10年之久的李嵐清以談話的形式講述了中國教育發展中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決策背景以及實施進程。在該書中,李嵐清還談及了近年出現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他指出,就業難與高校擴招沒有必然的聯系。
在該書中,李嵐清指出,就業問題是個經濟問題、人口問題。他不贊成“高校擴招加劇了就業矛盾”的說法。
相反,他認為,高校進行擴招,不但不會給就業制造麻煩,還可以造就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提高他們就業和創業的能力,有利于增加就業的機會。否則人的素質低,就業就更加困難。同時,上大學也推遲了就業,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應當說是一個緩沖。
他指出,問題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發揮政策的作用,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幫助他們就業,鼓勵他們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
李嵐清隨即建議高度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并幫助他們聯絡就業單位,加強就業輔導工作。
二是國家招聘公職人員,要基本上面對大學畢業生。他認為,現在社會的用人機制,總的說還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小材大用。
三是中西部地區、廣大農村需要大批的高素質人才,國家需要采取措施鼓勵大學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到農村去工作,去創業。
四是支持、鼓勵大學畢業生報名參軍,參加國防現代化建設。
五是吸收更多的大學畢業生擔任城市社會管理服務工作,提高社會管理服務工作水平。
六是對大學畢業生進行自我創業的教育,鼓勵他們應聘去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工作或自己創業。
七是健全和發展規范便捷的的職業中介機構,采用信息技術等現代化手段提供就業服務。
此外,李嵐清建議,高校還應對學生加強教育,使他們不要自視過高。
他強調說,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高校設置專業和招生,應注意對社會需求的調研、預測,避免因人才的培養和社會的需求脫節而造成就業困難。
(原文由《中國青年報》提供、摘自《李嵐清教育訪談錄》的第四部分“把一個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等教育帶入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