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中國新聞社
    首页-新闻-国际-财经-体育-娱乐-港澳-台湾-华人-IT-教育-健康-生活-汽车-房产-家居-视频-图片-社区-侨网-华教网-华文报摘-图库-供稿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科教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專家披露: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在酒泉?

    2003年10月14日 10:55

      中新網10月14日電 原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副總工程師、原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徐克俊在接受《光明日報》采訪時,向記者了透露了將“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場選在酒泉的原因。

      徐克俊說,其實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863計劃”的概念性論證中提出搞載人飛船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選點了。候選點共四個:酒泉、西昌、苛嵐(山西)、海南,幾家都在爭。

      他說,發射場的選定牽扯到著陸場、火箭殘骸落區、逃逸救生落區等各方面的選擇。發射場要盡量開闊,周圍居民要少,落區也要選人煙稀少、地域開闊、平坦的地區。

      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來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最符合條件的。徐克俊回憶說,那時發射中心主任是李元正,他當時提出說,我們一定拿出一個國際先進的航天發射場論證方案,爭取主動。多段運載火箭的測試發射,過去一直都是在水平狀態下,一截一截地測、一截一截地裝、一截一截地配。技術區準備完了,轉到發射區,還要重新總裝、測試,重復工作多,耗費時間長,非常麻煩。徐說,他們那時候想,能不能在技術區就把火箭吊裝起豎、對接組裝,測試完了也不用拆,就是發射狀態。然后就是怎么把飛船和火箭垂直整體轉運到發射區。那時還沒有“三垂”這個概念,只是簡單有這么個想法。

      據介紹,美國發射阿波羅飛船時建了最早具有“三垂”特征的39A發射場;日本只是火箭垂直準備,衛星則單獨轉運,到發射區再進行組裝,叫“日本模式”;法國阿里安發射場叫“垂直準備模式”,即垂直組裝、垂直測試、垂直整體轉運。所以酒泉當時提出的“三垂”模式,確實代表了一種世界發展的潮流。

      徐克俊還透露說在發射場工程建設中,也曾經出現過質量問題。1997年,在加注系統安裝調試的時候,發現加注管路的一個閥門密封性不好,舉一反三,發現這批閥門都存在工藝生產質量問題。這是直接影響加注安全的大事,閥門一旦泄漏,輕則影響發射進程,重則起火爆炸,甚至引發箭毀人亡的重大事故,所以他們當時就果斷決定,全部拆下來返修、更換。加注管路閥門500多個,在后續四次無人飛船發射過程中,火箭加注一滴不漏,創造了我國航天發射中最好的水平。

      據悉,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亞洲也是第一。不光是建筑方面,其自動化程度也很高,“點火”都是自動程序,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指揮控制間的一個計算機主機系統可以同時指揮2-3套前端設備,完成對火箭相關系統的測試、發射準備,并最終控制發射。目前,國外的大型航天發射場都采用這種模式。

      徐克俊,1943年出生,湖北武昌人,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高級工程師。從事運載火箭、衛星等測試發射工作,參與組織指揮中國洲際運載火箭、人造地球衛星等的研制、定型飛行和“神舟”號飛船發射等國家級試驗100余次,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獲部級科技成果獎10項。原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副總工程師、原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來源:《光明日報》作者:北方、李志偉)

     
    編輯:金秋
    相關專題:“神舟五號”飛船即將發射
      打印稿件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首页-新闻-国际-财经-体育-娱乐-港澳-台湾-华人-IT-教育-健康-生活-汽车-房产-家居-视频-图片-社区-侨网-华教网-华文报摘-图库-供稿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