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中國新聞社
    首页-新闻-国际-财经-体育-娱乐-港澳-台湾-华人-IT-教育-健康-生活-汽车-房产-家居-视频-图片-社区-侨网-华教网-华文报摘-图库-供稿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國內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全面建立載人狀態

    2003年01月22日 11:08


    “神舟”四號加載中國航天“模擬人” 作者:梁生樹

      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二日電(孫陽孫自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迄今已經歷了“神舟”飛船四次飛行試驗,飛船回收成功率百分之百。此間權威專家稱,這標志著中國航天器搜索回收系統日臻成熟,著陸場系統已全面建立載人航天狀態。

      專家介紹說,中國航天器回收技術一九五九年開始起步,四十多年發展至今,已先后完成十二種型號二十二種狀態探空火箭有效載荷的回收、七種型號十二種狀態遠程火箭的數據艙回收、二十顆返回式衛星及四艘飛船返回艙的回收,回收成功率保持世界前列。這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航天器回收技術的國家。

      中國一九九二年正式啟動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以來,為保證飛船回收技術在高起點上發展,相繼建立了以內蒙古主著陸場區為主,陸地、海洋應急回收系統為輔的立體著陸場系統,配備了精良的機動測控、回收裝備,形成了空地協同搜索模式,在對航天器返回軌跡進行測量、控制的同時,還具備搜索、救援功能,確保在正�;虍惓G闆r下,圓滿實施回收任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還形成了年輕、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方陣。據統計,參加“神舟”號飛船四次著陸回收任務的科研人員平均年齡僅二十八歲,他們分別擔負了飛船返回期間測量、通信、氣象、搜救等任務。近兩年來,一批批中國名牌院校畢業的莘莘學子,成為著陸場系統中可持續發展的新鮮血液,一支具有高技術水平與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力量正在著陸場系統逐步形成。

      專家表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通過四次飛行試驗的實踐,著陸場系統經受了各類復雜環境的考驗,各項技術指標達到載人要求,現已全面建立起載人航天狀態,為今后載人飛船的成功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完)


     
    編輯:譚宏偉

    相關報道:載人飛船.空間站.航天飛機 揭秘三類航天器(圖) (2003-01-21 11:03:53)
              中國飛船有四大優勢 載人航天著陸場能滿足要求 (2003-01-21 08:58:38)
              專家:載人工程推動中國航天 中國影響力擴至太空 (2003-01-17 10:32:46)
              中國載人航天已進入最關鍵階段 將突破三大技術 (2003-01-17 08:52:11)
              圖文:神舟四號飛船艙內環境已符合載人飛行要求 (2003-01-10 08:53:38)
              中國載人航天精密定軌技術獲突破居國際先進水平 (2003-01-09 14:20:14)
              中新社通訊:走近蜚聲海內外的中國載人航天港 (2003-01-07 06:30:25)
              載人航天負責人說,中國將盡快把航天員送上太空 (2003-01-06 17:50:52)
              發射、著陸場系統成熟 中國稱能送載人飛船上天 (2003-01-06 00:26:48)
    首页-新闻-国际-财经-体育-娱乐-港澳-台湾-华人-IT-教育-健康-生活-汽车-房产-家居-视频-图片-社区-侨网-华教网-华文报摘-图库-供稿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