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那一夜,我們沒有采訪

    那一夜,我們沒有采訪

      中新社記者 李安江 郭晉嘉 杜遠

      “我的孩子已被埋了10小時了”、“你們快點想辦法啊……”

      5月12日,我們作為中新社報道災情的第一梯隊在行至綿竹漢旺鎮時,第一時間目擊到東方汽輪機廠中學垮塌校舍的慘狀?!熬染任?!” 垮塌的房屋中,不時透出被埋學生凄慘的呼救聲。天一直飄著小雨,焦急的家長無助地圍在廢墟前,哭成一片。

      前來采訪的我們,面對那一張張淚臉,面對他們哀求的目光,一時不知所措。采訪還是救人?這個新聞課堂上的道德問題,從未像現在這樣來得如此突然。我們放下了手中的相機,此時任何的采訪行為都和這里的氣氛格格不入?!熬热?,十萬火急”,但在坍塌的鋼筋水泥面前,我們也束手無策。

      “快點救人,快把這里的情況報告出去”,有人向我們喊著,我們一路狂奔,終于走到了一個有手機信號的地方,立即用已經撥得發燙手機發出了求救信息。

      一夜折騰,已近黎明,我們這時卻找不到返回的路,盲目前行中又遇一災民安置點,我們正準備下車采訪,一對焦急的夫婦直撲過來,“救救我們的孩子,求求你們”,急切的話語近乎哀求。窩在媽媽懷中的小孩滿臉是血、雙眼微閉,只能喃喃發出不明囈語。情況緊急刻不容緩,顧不得采訪任務,我們又即刻開車送他們前往綿竹市區尋找醫院。

      副駕駛座的記者不停催促司機“快點,再快點”,坐在后座的女記者一只手緊握男孩母親發抖的手,一只手輕撫男孩的額頭:“堅持住,會好的?!比锫烦?,我們知道,這是在和死神賽跑。

      已經停電的綿竹市內一片漆黑,我們將男孩送到當地一個醫療點門前,司機打開汽車大燈照亮進入醫療點的道路。此時,我們突然發現,剛才忙著救人,把我們的一個同事丟在了路上。

      經過近一小時尋找,終于在綿竹市人民醫院門口一條躺滿傷者的街道上看到了同事熟悉的身影,此時的他,已將相機和筆記本放在一旁,正和幾名護士將一名滿身是血的重傷者抬上救護車。

      那一夜,我們沒有感到孤單,我們搭車的的士司機,就是來自綿竹的前往災區獻血隊伍中的一員。

      這一夜,我們幾乎沒有完成一個采訪。

      (中新社成都2008年5月18日電)

    【編輯:周馳】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