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7月20日晚,北京東二環路上車流暢通無阻。當日起,北京全面實施奧運交通管制,所有車輛將按照單雙號行駛。 中新社發 馬毅行 攝

7月20日,北京開始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為緩解奧運交通壓力做準備。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對本市機動車采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規定,從當日凌晨3點開始,在為期兩個月的時間里,機動車按號牌實行單號單日、雙號雙日行駛。同時從即日起,遍布全北京市各條主要干線的奧林匹克專用車道開始投入使用,沒有通行權的車輛已經不能進入。圖為暢通的北京道路交通。 中新社發 燕平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
一輛轎車停了十天基本不落灰。這事發生在北京。也許你心里會犯嘀咕:這是真的嗎?別說你不信,北京市民杜坤看到發生在她家的這件事,也驚訝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猛然間,發現北京環境真的變好了,好太多了�!�
杜坤笑著說:“你知道么,這里面也有我們的一份功勞呢�?次覌�,天天背個小背簍去撿垃圾;看我爸,沒事就去小區給自行車排隊;我和我先生也不常開車出去了�!�
這個普通的老北京家庭,和許多同樣普通的家庭一起,匯成了全民參與整潔家園的潮流。正是政府和社會的齊心協力,北京的天變藍了,地變干凈了。
“小背簍”在行動
杜坤今年30歲,住在朝陽區八里莊紅北社區,父母都退休了,她和她先生都是普通上班族。杜媽媽退休后一直在家,平時就在小區里逛逛打發時間�,F在,杜媽媽每天沒事就背起小背簍,在社區內外來回溜達,見到垃圾就撿,見到不文明現象就管�!八亲永锿Π恋囊粋€人,這次竟去撿垃圾,我們都笑過她。不過看她這么充實,我們做小輩的也支持�!�
“其實也就是遛遛彎,順道整下環境�!倍艐寢屨f,她是被鄰居大媽拉入伙的。去年7月,社區啟動“小背簍活動”,幾個熟悉的老哥老姐都參加了,她想就當集體活動了,而且“開奧運會,美化咱北京的環境,出點力是應該的”。從那以后,“小背簍”們就在社區里活動開了。
杜媽媽開始也遇到過難堪。一次她在社區門口看到一青年吃完煎餅把塑料袋隨手一扔,就上前去說了他幾句,叫他撿起來。沒想到青年瞥了一眼她身上的背簍,回嘴說:“你一撿破爛的,管得著嗎?”幸好一起出來的幾個鄰居大媽過來幫她,七嘴八舌一頓說教,終于讓那個青年撿起了塑料袋。
“撿破爛兒的,多難聽啊�!倍艐寢屩两裼悬c耿耿于懷。后來,小區慢慢變整潔了,居民看到后,也開始對“小背簍”增添了幾分敬意�,F在出門,只要看到“小背簍”,大家都會打招呼“您辛苦”、“還忙著呢”,從幼兒園放學的小朋友還會吵著跳著:“姥姥,我們也來幫您�!�
像“小背簍”這樣的社區隊伍在北京隨處可見。在香河園光熙門北里南社區有支人稱“八大爺”的義務小廣告清理隊,由8位退休火車司機自發組成,每晚看完《新聞聯播》就準點集合,一邊散步一邊鏟除小廣告,一干就是四年。問起為什么跟小廣告“鉚”上了,馮肅良大爺回答,“老同志別的也干不了了,有這么點余熱就發揮發揮唄”。
“既有正規軍,也有游擊隊,既有武工隊,也有地下工作者……”杜媽媽歷數環衛工人、環境秩序勸導員、市民監督員等,參加過北京環境建設的人數大概已多得無法統計。
去年春節前,十萬北京市民主動參與到“清潔城市迎春行動”中,走上街頭清掃城市。今年3月22日奧運圣火點燃前,百萬北京市民對奧運火炬傳遞沿線的環境進行清理整治,大家紛紛拿起工具,認真擦拭石欄、清潔路面、整治衛生死角,清理綠地廢棄物,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市民們還自發組成環保志愿者隊伍,發放10萬只納痰袋,向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宣戰。
在紅北社區,記者看到一個電話號碼出現在社區報、宣傳欄、公示欄上�!斑@是我們的24小時電話,只要你在我們社區里發現哪里環境不好,一個電話,十分鐘內就來清理。這樣既是監督,也是網格化管理�!倍艐寢寖叭怀闪肆x務宣傳員。
除了像杜媽媽這樣“不在冊”的監督員,還有許多正式的市民監督員在發揮作用。杜爸爸說,市民監督員就像“地下工作者”,監督起張貼小廣告、無照游商這種“游擊隊”最拿手了�!斑@些人遠遠看到城管就聞風而逃,但是不會留意監督員�!�
來自北京市18區縣的數據統計顯示,參與北京環境建設志愿服務監督的達16045人。他們分布在北京的街頭巷尾,社區公園,為維護首都環境自覺進行監督。
“單雙號”限行贏得認同
“我媽現在可高興了,得到大伙的尊重,還有那么多小孩圍著她轉”。杜坤剛說完,杜媽媽就反駁說,“你不也一樣。沒車坐了,還樂得屁顛屁顛的,跑回來說‘外面空氣真好’�!�
杜媽媽說的是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事。杜坤的先生平時開車,先送杜坤去上班,然后再去自己公司。奧運期間要施行單雙號限行,她家自然乖乖遵守,但心里卻有點抵觸,“我倆上班公司在一個方向,平時習慣自己開車,回想起以前擠地鐵、公交的情形,大熱天被擠得貼在車廂壁上像壁虎一樣,想想就害怕�!焙髞�,杜坤看到小區門口貼了一封北京市政府的公開信�!靶派蠜]有禁止、必須這種字眼,而是用了‘懇請’,讓人覺得舒服�!边@封信讓她對限行的態度有了很大改變�!捌鋵嵅徽兆隹隙〞芴幜P,但在心理上,這讓我們有一種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覺�!�
正式實行“單雙號”后,杜坤欣喜地發現,上下班時間調整了,大型商場營業時間調整了,公交、地鐵運營時間延長了,車次也加密了,出行也沒有想象中那樣擠�!罢_實考慮到了限行對我們的影響,做了很多彌補。這樣的尊重,讓我們覺得作出點犧牲也不算什么�!�
奧運期間,杜坤夫婦索性把車停在小區里,每天坐公交車上下班。下班遇上交通高峰,杜坤就走上幾站路再坐車回家,一路欣賞窗明幾凈的小店、點綴了花草的居民陽臺、色彩繽紛的綠化隔離帶�!白咴谶@樣的街上,心情真愉快,少開幾天車又有什么關系�!�
杜坤的想法其實也是多數北京市民的想法。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一項調查顯示,在千余名被訪者中94.8%的人支持北京實施單雙號限行措施,很多有車族改坐公交車或乘坐地鐵上班。
事實也是如此。根據北京市交通委的統計數字,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為329萬輛。一系列交通限行、減排措施實施后,最高峰時機動車停駛數量在200萬輛,超過60%,此舉使機動車污染物減少63%,11.8萬噸。
對此,法學專家喬新生認為,政府只有把維護公眾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它的公共政策才能得到公眾較好地理解、支持和執行。北京市政府看到限行措施給公眾生活帶來不便,能主動彌補,這無疑是對公眾權利的尊重,這些尊重反過來帶來了公眾對政府措施的更大理解和支持。
環境改善人也改變
當然,北京環境變好,最大功勞是政府大手筆的硬件建設。首鋼搬遷,植被建綠色屏障,加上奧運期間工地停工、機動車單雙號等措施,讓北京的天更藍了。全市2.3萬名環保職工每日辛勤工作,2000輛環保車每天早中晚沖刷,23座垃圾處理設施、9座城內大型污水處理廠,25000只垃圾桶,讓北京的街整潔了,水清了。
常常在椿樹館附近放風箏的鄭老伯說,最近的天太藍了,風箏的顏色都顯得更鮮亮�!耙驗樘鞖夂�,風箏飛多高都能看見,如果是灰蒙蒙的天,很快就看不見了。以后能總這樣就好了�!�
調查顯示,北京市民對城市環境秩序評價有所提高,認為北京市環境秩序“越變越好”的占到75%。一名在前門掃大街的環衛工人說,前門的街面客流量大,紙屑、煙蒂之類的5米內決不斷檔,來來回回都掃不干凈。今年他騎上垃圾車,3個多小時才碰上一個煙頭,從來沒這么干凈過。
“環境的改善也改變了人�!北本┦�2008環境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認為,居民是環境的受益者,更是環境的創造者,環境的改善,讓不少居民更加關注身邊的環境,并通過民間高招把環境變得更好,達到了良性循環的目的。
北京順義區牛欄山鎮的調研員周鳳花通過一年多實踐,對此深有感觸:讓每位市民都參與到環境建設中,環境工作才更容易開展,良好環境才會得到保持。無論硬件設施再完善,如果沒有大家維護就很難保持�!斑@就像一個整潔家庭,需要每位家庭成員愛護�!�
杜坤的爸爸義務在社區幫忙維持停車秩序�!耙郧昂芏嗳藖y停車,我勸他們,人家說‘都已經這樣了,還能怎么�!��!倍虐职钟X得,這話多少有點無奈,大家都有點“破罐破摔”的心理。還有人在樓前花壇里亂倒垃圾,雖然貼了“禁止倒垃圾”的標志,但是大家就認準那是垃圾場,怎么管都沒用�!艾F在好了,政府花大力氣把環境搞得這么好,護著還來不及呢,誰舍得破壞�!倍虐职终f,不久前,一個在隔壁租房的小青年主動跑來說,宣傳欄的玻璃壞了,要我遇見物業就說一聲,“以前誰管這事,大家管自己”。
“真是想不到,環境能變這么好�!倍爬能噹熘邪褠圮嚨钩鰜�,用手抹了下車前蓋,果然沒有落灰。她回頭對杜爸爸說,“下次誰亂停車、亂扔垃圾記得告訴我,我幫你教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