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州1月18日電 (記者 莫 非 通訊員 岳 宗) “排頭兵不是與生俱來的。排頭兵是動態的,你不走別人會先走,所以要爭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省人大代表汪洋18日分別來到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廣州、韶關、茂名代表團,他與代表們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破解科學發展難題,廣東既有需要,也有能力。關鍵是要繼續解放思想,對癥下藥,以先行一步的勇氣打破既有的發展定勢。
聽說廣州創新發展思路,汽車產業引資用好政策讓外資占大頭時,汪洋感慨地說,人在“從無到有”的創業階段,最具有開拓精神,最敢解放思想,“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就像30年前廣東改革開放之初的那個干勁。但更大的考驗是,當你“有”了之后,還能不能解放思想,還敢不敢打破現有利益格局、發展模式,謀求更大的進步。
聽取了幾位代表的發言后,汪洋圍繞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作了發言。他說,黃華華省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用工作、數字說話,實事求是,質樸無華,充分說明過去5年我省在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改革開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對今后5年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他完全贊同。
汪洋指出,過去5年,是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在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同時,發展成本有所下降,發展協調性明顯提高,發展后勁繼續增強,開始步入了科學發展的軌道,這是最令人欣慰的變化。通過這5年的實踐,全省上下深化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積累了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經驗,創造了破解影響科學發展難題的物質基礎,鍛煉了領導科學發展的干部隊伍,探索了促進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堅定了廣東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信心。
汪洋說,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報告也實事求是地指出了廣東還存在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尚未根本轉變、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弱等五個方面問題。這些問題長期存在也得到了高度重視,但仍沒有很好地被破解,一方面說明其解決難度確實很大,但也可能跟思想沒有從傳統發展模式中真正解放出來有關,這就是開展這一輪思想解放的意義所在。
汪洋強調,要正確地理解和看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當前工作中出現的某些偏差,與一些領導干部片面地、教條地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理解成“唯經濟建設中心”有關。對發展經濟需要干的事情,千方百計,不遺余力,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社會穩定問題、群眾生活問題等,都被擺到了次要的位置。這樣的思路,必然導致經濟發展孤軍奮進,其他方面建設跟不上,科學發展觀落實不下去。
汪洋指出,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破解科學發展難題,廣東既有需要,也有能力。關鍵是要繼續解放思想,如果各級領導能夠拿出抓經濟工作的勁頭,切實解決社會、環境、文化等方面的問題,科學發展觀就容易落實了。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