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首页-新闻-国际-财经-体育-娱乐-港澳-台湾-华人-IT-教育-健康-生活-汽车-房产-家居-视频-图片-社区-侨网-华教网-华文报摘-图库-供稿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打印稿件
    溫家寶總理在第三屆東亞峰會上的講話(全文)
    2007年11月22日 04: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22日電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1日在第三屆東亞峰會上發表講話。全文如下:

      攜手合作 共同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在第三屆東亞峰會上的講話

      (2007年11月21日 新加坡)

      尊敬的李顯龍總理閣下,各位同事:

      很高興同大家在新加坡再次相聚。我對李顯龍總理和新加坡政府為會議所作的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謝。

      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人類使用化石能源,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同時也產生了大量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全球能源、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成為我們面臨的共同挑戰。東亞峰會就這個重大戰略性問題交換看法,反映出本地區國家加強合作,應對挑戰的愿望和決心。

      主席先生,在此,我愿就應對氣候變化闡述中方的看法和主張:

      第一,氣候變化是全球性問題,需要各國攜手合作,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發達國家應該正視自己的歷史責任和當前人均排放水平仍然居高的現實,嚴格履行《京都議定書》確定的減排目標,在2012年后繼續率先減排。發展中國家應該根據自身能力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國際社會應該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持,發達國家應該履行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承諾,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第二,氣候變化從根本上說是發展問題。應該把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統籌協調起來,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應對氣候變化而停滯發展,或者無視氣候變化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都是不可取、不可行的。據估計,今天全球約有24億人仍以煤炭、木炭、薪柴、農作物秸稈作為主要燃料,有16億人沒有用上電。讓貧困人口得到現代能源的服務,進而享受發展的機會,是一種道義責任和社會責任。因此必須強調,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應該促進而不是阻礙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消除貧困。

      第三,《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奠定了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法律基礎,最具權威性、普遍性、全面性。公約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公平原則,凝聚了國際社會共識,反映了各國經濟發展水平、歷史責任、當前人均排放上的差異。我們應該以公約和議定書作為國際合作的基本框架,也歡迎將其他開展務實合作的倡議和機制作為公約框架的有益補充。

      第四,技術進步對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具有決定性作用。國際社會要增加資金投入,擴大信息交流,加強節能、環保、低碳能源等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合作,特別是加強技術推廣和利用,使廣大發展中國家買得起、用得上。在這方面,不能只強調市場機制的作用,把應對氣候變化的任務全部推向市場。發達國家應減少貿易和技術壁壘,支持盡早落實公約關于技術轉讓的規定,建立切實有效的技術轉讓和技術合作機制,提高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第五,適應氣候變化是發展中國家最為關心的問題,是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發達國家應本著共同發展的伙伴精神,積極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適應能力,增強應對氣候災害的能力;盡快啟動《京都議定書》的適應基金,并對所有發展中國家開放;完善全球環境基金和清潔發展機制的運作,使發展中國家更加受益;擴大適應資金來源,為發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提供新的和額外的資金支持。中國將于明年舉辦“東亞峰會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建設研討會”,就本地區國家如何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進行探討。

      主席先生,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一個中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是遭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較為嚴重的國家。中國政府充分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緊迫性,本著對本國人民負責、對全人類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精神,主動采取了一系列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措施,取得了重要進展。

      國際輿論比較關注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但不要忽視這樣一些基本事實: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21%;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還比較低,不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國仍有2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和2200多萬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人口,城鄉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還不平衡。為了改善和提高13億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中國的“發展排放”在一定時期難免會有所增加。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中國生產的商品為世界各國享用,但卻承受著“轉移排放”帶來的越來越大的壓力。我們希望,各方在關注中國的排放時要充分注意到這兩個因素。

      中國政府將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將科學發展觀作為執政理念,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規定,結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并公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成立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我們明確提出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具體任務,包括到2010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供應結構中的比重提高到10%、將工業氧化亞氮排放穩定在2005年水平,同時努力實現森林覆蓋率達到20%、新增改良草地2400萬公頃、治理退化和沙化及堿化草地5200萬公頃、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國土總面積比例達到16%左右、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積2200萬公頃等。我們知道,這些任務非常艱巨,但我們有決心和信心,經過艱苦努力,一定能夠實現。

      中國堅持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產出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國際社會加強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期待得到包括東亞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中國將根據公約和議定書,本著“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承擔應有的國際責任和義務。中方贊同本次會議發表的《氣候變化、能源和環境新加坡宣言》,愿與各方一道,將宣言的精神和倡議落到實處,共同促進東亞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推動建設一個和諧發展、清潔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東亞。

      謝謝大家!


    編輯:李淑國】
    相關報道
    ·溫家寶總理結束對新加坡的訪問 乘專機回到北京
    ·通訊:惦記中國住房問題 溫家寶獅城“取經”
    ·溫家寶會見印總理 稱有誠意和決心解決邊界問題
    ·溫家寶會見中國駐新加坡工作人員和留學生代表
    ·溫家寶:預計全年經濟增速11.5% 要防止通貨膨脹
    相關專題:溫家寶出席東亞峰會并訪新加坡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每日關注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