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首页-新闻-国际-财经-体育-娱乐-港澳-台湾-华人-IT-教育-健康-生活-汽车-房产-家居-视频-图片-社区-侨网-华教网-华文报摘-图库-供稿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打印稿件
    欒恩杰:中國探月不是追潮流 工程花費14億非天價
    2007年10月25日 10:43 來源:新華網

        北京時間十月二十四日十八時零五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版隙鹨惶枴笔侵袊灾餮兄频牡谝活w月球探測衛星,它的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實施繞月探測工程邁出重要一步�;鸺c火升空24分鐘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星箭成功分離,“嫦娥一號”衛星進入近地點205公里,遠地點50930公里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國為什么要實施繞月探測?繞月探測將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么?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杰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采訪。

      “中國探月不是追潮流”

      中國的探月工程是發展的一個自然結果,不是追潮流。在探月問題上,中國不會與任何國家和組織展開競賽,中國是2000年宣布探月計劃的,那時全球新一輪的月球探測熱還沒有興起。

      從最初的“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再到現在的繞月探測,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是始終伴隨著人類的認知和國家的發展而發展的。

      一個最大的理由是,中國的運載能力、衛星基礎能力,已經具備了向月亮發射探測器的能力,具備了走向外太空的能力。

      從未來發展的眼光看,今天的探月可能只是個微小的起步,但對現在而言,它是個新的領域,新的里程碑,也是中國航天人交給人民的一個答卷。

      “只有邁出第一步,才有第二步”

      并非所有的重復都沒有意義,科學發展的重復尤其如此。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走向月球。走了這一步,才能接著走向深空,不管前面是不是有別人走過的腳印,這就是科學發展的必然。只有邁出第一步,才會有第二步。

      更何況探月有著太大的意義。它就是火車頭,拉動作用太強了。探月拉動的不僅是航天事業進一步的發展,還將帶動科學的發展。有了這次探月,空間化學,空間生物科學,空間環境學,空間天文學等,都會相應的起步。

      事實上,經過這3年多的工作,當研制工作完成,我們在遙感、微波探測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繞月工程不是‘天價’”

      繞月探測工程從研制到建設,花費了14億元,不是“天價”。

      14億元,大概是14公里高速公路的造價�?晌覀冃蘖�38萬公里從中國到月球的路,是一條真正的“天路”。

      整個工程的研制、建設,6000多人的隊伍,200多家單位,3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真正體現了“少花錢、辦大事”的鮮明特色。

      工程花費不多跟我們的指導思想是分不開的,那就是充分利用成熟的技術,充分利用現有的裝備和設施來開展�;鸺�、地面的設施、衛星平臺和技術等,都是適應“嫦娥一號”衛星的要求做一部分修改。

      重要的是,整個隊伍是把這件事作為一個偉大的事業在做,沒有任何怨言。沒有這種不講價錢、努力拼搏的精神,工程是不可能在3年多的時間順利完成的。

      “科學的探索是大無畏的,屬于全人類”

      航天,每一次失敗都是慘痛的。正因為如此,人類的探索才是大無畏和可貴的。美國的航天飛機出事,宇航員遇難,我給他們航天局長去函表示敬意,因為他們的探索是為了人類的太空活動。

      無論哪個國家,他們進行的科學探索都是全人類的,中國的探索也是。人類的探索勇氣需要鼓勵。隨著科學活動越來越多,人們探索的意志也會更加堅定,有迎接成功的豪放,又有在不利的時候繼續努力的勇氣,包括承受失敗的能力。

      “中國人憑自己力量完成的工程”

      這是中國人獨立開展,憑自己力量完成的工程。繞月探測工程從提出開始到現在,我們不是在任何國家或組織的“扶持”下做的。設計過程、研制過程、實施過程都沒有。星上所有關鍵的設備、儀器,也都是我們自己造的。

      研制完成后要做大量的實驗,從模擬到仿真,半實物的到實物的,也都是利用中國現有的實驗設備和技術條件,沒有拿到外國去做實驗。

      我們鼓勵國際合作,航天活動也需要國際合作,在這次繞月探測工程的測控等方面,我們也開展了合作。但是,中國的航天事業必須立足自力更生,永遠都不應改變。

      “中國人不能停下自己的腳步”

      從地球搖籃,到月球,再到更遙遠的深空,航天這個領域越來越大,我們國家到底處在一個什么水平?

      50年了,我們的航天事業發展得很快,但越快越得清醒:和美國、俄羅斯、歐洲這些世界航天第一梯隊相比,我們前面的差距還很大。

      探月,代表著中國人開始走向深空了,中國人向世界顯示了自己的能力。但從進入外太空的能力,外太空活動的能力,到科學研究的能力和應用能力,都還是欠缺的,不是拔尖的。這個差距不是那么容易趕上去的,中國人不能停下自己的腳步。

      (記者 陳二厚 黃全權 李杰)


    編輯:張磊】
    相關報道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為何成為中國探月工程第一港
    ·探月對動力裝置提新要求 長三甲"心臟"西安造
    ·俄媒密集報道"嫦娥一號" 詳細介紹中國探月計劃
    ·探月工程:是科學探索,也是產業創新
    ·目擊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
    相關專題:“嫦娥一號”發射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每日關注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