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中國人事報消息,截止到2006年9月底,全國28省區市事業單位實現公開招聘,已推行聘用制度的單位占事業單位總數的51%,簽訂聘用合同的人員占事業單位人員總數的59%。預計今年兩項比例還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報道說,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進,經歷了由單項到綜合、由點到面的深化過程。通過改革,逐步改變了按照管理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辦法管理事業單位人員的做法,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中逐步淡化了身份,強化了崗位,轉換了機制,增強了活力,調動了事業單位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了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報道總結說,近五年來,通過積極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五大顯著成效:
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形成了良好的改革環境。中共十六大以來,隨著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各地各部門、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逐步轉變,擁護改革、支持改革的氛圍已基本形成,改革推動方式由從上到下逐步轉變為上下結合,國家政策指導、宏觀調控,各地各部門業務指導、組織實施,事業單位貫徹落實、積極改革,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主動配合、參與改革,形成了有利于進一步深化改革的良好環境。
在全國較大范圍內實現了事業單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轉變�!蛾P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下發后,事業單位按照文件要求,開展了事業單位聘用制的試行工作,簽訂聘用合同。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取得了積極進展。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系列文件下發后,全國事業單位積極開展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中干部、工人身份差別日益淡化,以崗位為基礎的人事管理新機制正在形成,按需設崗、競聘上崗、以崗定薪的崗位管理制度初步確立。
有效地遏制了事業單位進人暗箱操作、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妒聵I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下發后,各地根據規定對事業單位新進人員采用了公開招聘的辦法,至2006年9月底,全國有28個省(區、市)開展了公開招聘,其中15個省公開招聘范圍超過50%,聘用了約33萬多人。同時,人事部加大了監督力度,對一些典型的暗箱操作等不公平不公正現象進行了糾正,維護了事業單位進人的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促進了社會就業公平。
促進了社會公益服務事業的發展。十六大以來,通過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調動了事業單位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激發了各類人才的活力和潛能,有力地推動了社會公益服務事業的發展。 (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