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評:從“國潮熱”到“世界風”,中國智慧照鑒未來
中新網北京3月27日電(劉越)2024年,文化領域碩果累累。北京中軸線化作世界級文化地標,春節習俗登上聯合國非遺殿堂,《黑神話:悟空》掀起全球 “西游熱”,越劇《新龍門客?!吠黄苽鹘y煥新腔……越來越多的“文化IP”在網絡空間破圈,“國潮”從現象升維為自信。
浩渺歷史長河,文明如璀璨星辰照亮人類前行之路。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24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遴選出的網絡精品,內容優質,形式新穎。
歷史縱深,薪火相傳中,文明基因生生不息。“千年風雪身猶在”,佛光寺訴說盛唐氣象;“峭壁造像刻歷史”,甘肅石窟澆筑千年匠魂;覽“壯美北京中軸線”,歷史與現代、古樸與時尚交相輝映;觀“何以陜西”“何以中國”,深挖周秦漢唐文明基因;當“賡續運河文脈”喚醒流淌千年的文化記憶,我們觸摸到的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精神密碼。
科技賦能,數字浪潮里,文化瑰寶煥發新生。看,鐵路版《千里江山圖》以鐵軌作筆、山河為卷,將北宋青綠山水化作當代基建史詩;聽,國寶在中秋月下吟誦“但愿人長久”,讓東坡詞韻穿越千年與今人共鳴?!拔奈锉砬榘彼⑵辽缃黄脚_,《兵馬俑巴黎奇遇記》重構歷史想象,數字技術讓千年文物褪去歲月包漿,流轉新生——這何嘗不是“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當代詮釋?
全球敘事,文明互鑒下,中國智慧照鑒未來。“打卡中國·古韻潮音”吸引世界駐足,“你好!中國”元宵燈會架起24小時文化虹橋,法國“二胡騎士”讓《賽馬》一曲響徹阿爾卑斯之巔。這些跨越山海的文化對話,印證著“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明觀。今日中國的文化傳播,正以“和而不同”的智慧,“各美其美”的胸襟,為人類文明百花園增添異彩。
站在數字時代的文化渡口回望,中華民族始終在傳承中創新,在開放中發展。我們堅信:唯有扎根歷史沃土、擁抱時代浪潮,才能讓中華文明的基因永遠鮮活。
歷史長河奔涌向前,文化火炬永不熄滅。今日之中國,正以“天工人巧日爭新”的創造,書寫“江山留與后人吟”的華章;以“萬里寫入胸懷間”的氣度,成就“文明互鑒千帆競”的盛景。當文化自信化作時代的澎湃春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必將在歷史長河中劈波斬浪、浩蕩前行!(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3月30日 20:21:58
- 2025年03月30日 19:45:26
- 2025年03月30日 19:37:37
- 2025年03月29日 21:48:44
- 2025年03月29日 2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