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兩會聚焦建設西部低空經濟中心
中新網成都2月27日電 (王利文)正在召開的成都市兩會上,低空經濟成為備受關注的“未來賽道”。多位代表委員熱議這一產業,從空域管理到適航標準,從場景創新到設施布局,共同勾勒西部低空經濟中心建設路徑,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探路。
202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亮出“成績單”:首個階梯式低空空域正式投用,電動垂直起降載人飛行器首飛成功,低空交通管理服務平臺一期建成,低空運營航線達71條,成為首個氣象賦能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點城市。依托深厚的航空產業底蘊,當地聚集了沃飛長空等頭部企業,構建起涵蓋研發制造、運營服務的完整產業鏈,為萬億級市場藍海打下根基。
“全球航空業正迎來第三次技術革命?!背啥际姓f委員、四川仁弘消防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敬白虎指出,低空經濟涵蓋物流運輸、應急救援、文旅觀光等多元場景,成都需抓住這一發展機遇期。他建議強化空域精細化管理,推動通航產業協同發展,培育低空觀光消費新業態,同時加大技術攻關和人才培養投入。
面對即將爆發的市場需求,基礎設施布局成為焦點。成都市政協委員、成都攜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洋提出,需加快制定《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重點布局起降點、氣象監測、安防系統等配套。他特別強調,應推動120米以下低空空域分類管理,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釋放微輕小無人機飛行空間。
作為技術革命的標志性產物,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正改寫城市交通版圖。劉洋表示,成都已形成航空裝備制造先發優勢,但在適航認證、標準體系方面仍需突破。他建議支持鏈主企業牽頭制定行業標準,加速形成以eVTOL為核心的“低空經濟3.0”階段產業生態。
隨著低空飛行器數量激增,交通管理新課題浮出水面。成都市政協委員、四川省機械工程學會低碳與產業發展專委會秘書長茍義昌提交專項提案,建議成立低空交通管理專班,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構建法規體系。通過計算機仿真技術模擬突發故障、高峰流量等場景,動態優化航線規劃和應急機制,為“空中汽車”時代構建智慧管理體系。
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西部低空經濟中心,爭創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等試點,建成低空航空器起降設施 140個以上,開通低空運營航線100條以上的目標,從政策創新到場景拓展,從技術攻關到生態構建,以全產業鏈優勢搶占新賽道。(完)

- 專題:2025地方兩會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2日 16:04:34
- 2025年04月22日 15:34:26
- 2025年04月22日 14:57:07
- 2025年04月22日 14:49:05
- 2025年04月22日 14: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