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告別沈從文

    告別沈從文

      中新社記者 王佳斌

      一個傳奇式的文壇巨人長眠了。熟悉沈從文先生的親人、朋友,今天在八寶山公墓向他鞠躬告別,獻上鮮花,寄托哀思。

      松枝和鮮花覆蓋著他的身體。他面容安詳,仿佛只是睡去。兩旁列著親屬和巴金等友人敬獻的花圈、花籃。

      沒有顯要人物,沒有悼詞。播放的是先生喜愛的肖邦小夜曲和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曲。親友們盡量壓低了哭泣聲,像怕驚擾先生的夢魂。

      沈老的夫人張兆和在花圈上寫著:讓音樂和鮮花伴隨我們的心。

      多年以前,先生寫道:我和我的讀者行將老去?,F在,他的讀者遍及世界,他卻默默地走了。

      告別沈從文先生,也告別了他所代表的一個時代。

      60年前,這位曾在沅水流域流浪多年的湘西青年,背著小包袱獨自來到了北京。當郁達夫在某個冬日敲開一間亭子間的門時,他看到的沈從文只穿著單衣,還流著鼻血,面前卻放著一堆厚厚的文稿。

      不久,沈從文便以他自豪的山里人的堅韌和倔強,在文壇上開辟了自己的領地。他把沅水流域幾百碼頭的人事哀樂、山光水色、歷史沿革搬進文學殿堂,構筑出獨特的文學世界。

      他自十二三歲離家,當過兵,當過水手,干過書記員和稅收員。他只念了小學,卻成了大學的教授。正當他創作力旺盛的時候,卻突然從文壇上沉默了、消失了。留給人們的是無窮的懸念、無盡的遺憾。

      圍繞著他,像光環一樣有許多美麗的傳說。他的傳奇的經歷、他的馬拉松般的戀愛、他的山里人的熱情與幽默。當“文革”時他被派去打掃女廁時,他說,對我老頭真信任嘛!

      我曾讀遍先生的著作,并幾次登門造訪,有一深刻的印象是他對水的熱愛?!八臀业纳豢煞?!教育不可分!作品不可分?!彼€曾這樣說:水的德性為兼容并包,從不排斥拒絕不同方式的任何離奇不經事物!卻也從不受它的玷污影響。水的性格似乎特別脆弱,且極容易就范。其實則柔弱中有強韌,如集中一點,即涓涓細流。滴水穿石,卻無堅不摧。

      先生對水的寫照,也許能幫助我們理解他的品格,幫助我們理解先生后半生在艱難的條件下為什么能取得舉世矚目的史學成就。

      先生在美國的內妹張充和、漢思夫婦有一挽聯,概括了先生的一生:

      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中新社北京1988年5月18日電)

    【編輯:周馳】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