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山清水秀 三秦大地處處激蕩著綠色脈動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山清水秀 三秦大地處處激蕩著綠色脈動

    2022年08月21日 15:34 來源:央視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央視網消息(記者 彭俊 王靜遠 王杰臣 航拍 祁鵬玉):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陜西守好綠水青山,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三秦大地充滿活力、跳動綠色、洋溢幸福。

      實施生態修復,鋪展秀美畫卷。近些年,潼關為守護好黃河濕地這一方凈土,全面推動濕地保護修復,開展了生態環保排查整治、重點區域執法檢查、臨界河流生態監管、濕地風險隱患監督檢查等一系列重點工作。多措并舉卓有成效,黃河濕地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水生態環境不斷變好,動植物的種群和數量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奏響了綠色發展的生態戀曲。曾經水土流失嚴重的吳起,率先退耕還林,在黃土大地上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綠色革命”。經過20多年艱辛努力,讓黃土高坡實現了“由黃變綠”的歷史性轉變。

      觸摸綠色脈動,煥新活力鄉村。詩畫鄠邑依托秦嶺的綠色生態資源優勢,打造既保留關中民居的特色,又投入現代化設施的生態民宿產業,用生態賦能產業勃興,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新動力。吳起縣南溝村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區位優勢、人文歷史優勢,以蘋果采摘、農家樂、休閑娛樂、民俗客棧為主,走出了一條“產業融合、業態多元、結構優化”的可持續發展路子。村民吃上“生態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在南溝村得到了印證。

      激發科普活力,厚植生態底色。作為大秦嶺保護的典范與樣板,秦嶺國家植物園也成為科普教育的重要窗口和基地。秦嶺國家植物園讓科普隊伍走入校園,讓孩子們走進植物園,通過“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雙向互動,扎實推進科普教育。黃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通過設置大量的自然科普教學點,組織開展各類森林生態體驗、森林科普宣傳、中小學生自然教育等活動,引導孩子逐漸形成保護自然、保護生態的意識。

      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共筑生態文明之基,讓三秦大地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

    【編輯:田博群】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