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分享到:

    東西問 | 短評:“不著一字”,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為何“盡得風流”?

    2022年02月05日 18:59 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東西問)短評:“不著一字”,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為何“盡得風流”?

      中新社北京2月5日電 題:“不著一字”,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為何“盡得風流”?

      中新社記者 文龍杰

      2月4日,第二十四屆冬奧會開幕,恰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立者始也。

      24成為開幕式中反復出現的一個“密碼”:以二十四節氣倒計時、暖場歌曲24首、雕刻冰立方的激光24束……有文化時間之稱的二十四節氣引發廣泛關注,其有何內涵?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崔楠 攝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首先,蘊含天人合一思想。

      二十四節氣指中國農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源于商周,確立于秦漢,是用來指導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補充歷法。

      《莊子》載:“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倍墓潥饧氈露鴾蚀_地反映了中國四季交替的氣候特征,例如,驚蟄、谷雨、芒種、寒露、霜降等是通過物候的標志性變化來定名,體現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

      與此同時,受天人合一觀影響,節氣不但為農業生產立法,也成為規范日常行動的指南。如中國古籍所說,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并強調,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2019年3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一只蜜蜂飛落結香花間采蜜。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發 王建中 攝
    2019年3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一只蜜蜂飛落結香花間采蜜。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中新社發 王建中 攝

      其次,蘊含和而不同思想。

      中國農歷是融合夏歷和二十四節氣,形成的一種陰陽合歷歷法。

      夏歷,又稱陰歷,根據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陰歷以月相變化為依據,能反映潮汐而可指導海事活動,但未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不能反映季節轉換,難以準確指導農事。

      而二十四節氣則是將一個太陽回歸年劃分為24段,屬反映了太陽周年視運動的“陽歷”。

      中國農歷融合了夏歷與二十四節氣,通過置閏法協調回歸年與朔望月之間的天數,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得益于中國的文化土壤和智慧,夏歷與二十四節氣沒有“陰陽不調”,而是“和而不同”融為一體形成了既與月相相符,也與地球繞太陽周期運動相符合的中國農歷。

    2021年12月26日,北京頤和園,落日余暉照射在十七孔橋所有橋洞的側壁上,形成“金光穿洞”美景?!敖鸸獯┒础本跋蟪霈F在每年冬至前后,“冬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光線光影是一年中最斜長的,光影能照亮平時照不到的區域。<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孫自法 攝
    2021年12月26日,北京頤和園,落日余暉照射在十七孔橋所有橋洞的側壁上,形成“金光穿洞”美景?!敖鸸獯┒础本跋蟪霈F在每年冬至前后,“冬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光線光影是一年中最斜長的,光影能照亮平時照不到的區域。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再次,蘊含生生不息思想。

      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每一旋轉周期,始于立春、終于大寒。

      “冬至陽生春又來”,二十四節氣體現的是生生不息的循環時間觀。如《黃帝內經》所載,“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終期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

      “在天地,則氣化流行,生生不息?!倍墓潥庾鳛橐环N文化時間,影響到中國人生產和生命活動的方方面面,是中國獨有的知識和實踐體系。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此次,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與世界的第二十四屆冬奧會相遇,兩種時間和合共融,毫無疑問,創造了交流與互鑒的典范,既是奧運這一體育盛事的題中之義,也為審視和思考人類文明發展提供了有益視角。

    2022年2月4日,“立春”節氣,江蘇南京梅花山上早梅綻放,釋放春天的氣息。<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發 蘇陽 攝
    2022年2月4日,“立春”節氣,江蘇南京梅花山上早梅綻放,釋放春天的氣息。中新社發 蘇陽 攝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洞呵锕騻鳌丰屧?,“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北敬伍_幕式上未出現一位穿古裝的人,但二十四節氣這一文化符號的巧用,大概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完)

    【編輯:蘇亦瑜】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