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港澳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從臺灣看香港:蕭萬長指CEPA對香港是重大轉折點
    2007年06月26日 09: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在記者會上馬蕭二人緊握雙手表示要團結打拼。 中新社發 耿軍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6月26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近日剛獲國民黨提名、將與馬英九搭檔角逐二00八大位的前“行政院長”蕭萬長,日前在臺北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專訪時指出,近幾年來,香港經濟在CEPA效應帶動下,明顯復蘇,市場興旺、經濟繁榮。然而,展望未來,由于“后有追兵實在太多”,蕭萬長強調,香港必須警惕,否則,稍一不小心就會被鄰近其它城市追趕過去。

      一個雨后初晴的下午,在臺北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寬敞的辦公室內,蕭萬長接受了香港中通社記者專訪。蕭萬長是臺灣資深的財經首長,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已出任臺灣經濟官員,由國際貿易局組長、局長,到經建會主委再到最高的“行政院長”,可謂身經百戰,政經資歷非常豐富。到了二000年政黨輪替后,雖然受到民進黨禮遇,但他仍辭退一切公職,轉而以民間身份,持續不遺余力推動兩岸三地經濟長遠發展;六年前并首次提出兩岸共同市場概念,隨后成立“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全力推動這一概念的發展和實現。

      談到香港回歸后的經濟發展,蕭萬長指出,香港回歸之初,確曾走過一段非�?部赖钠鹌鹇渎渲�,首先面對政治經濟轉型,接著發生亞洲金融風暴,再下來更遇到前所未有的SARS風暴,使得香港經濟陷入歷史性最低潮。然而,自從二00三年底,香港與北京簽訂更緊密經貿關系(CEPA)之后,香港經濟終于開始慢慢走出谷底,逐漸復蘇,走向繁榮。

      回首這段歷程,蕭萬長認為,CEPA對香港的確是歷史性重大轉折點,受惠于CEPA的帶動,香港充分利用大陸經濟崛起帶來的新機遇,再加上香港地緣之便,以及香港原有的各種優勢,香港經濟漸漸復蘇;尤其金融、運輸、旅游等率先復蘇,帶動其它產業發展。

      蕭萬長甚至認為,在CEPA的多年運作下,未來即便是兩岸三通,預料對香港的影響都不會很大,因為香港與大陸經濟已緊密互動,香港受到的沖擊應該不會很大,經濟仍會持續發展。

      然而,展望未來,蕭萬長認為,長遠來說,香港仍有隱憂,因為香港“后有追兵實在太多”。

      最近幾年來,香港就一直被鄰近的廣州、深圳、上海等城市緊貼直追,包括深圳的港口、廣州大型新機場、上海的金融及港口等發展,對香港都有很大壓力。蕭萬長強調,香港一定要提高警惕,否則稍一不心即被趕過去。

      可幸的是,蕭萬長說,由于地緣、歷史、法治等各項優勢,香港至今仍能保持其特色,沒有因此而沒落衰退。例如與香港緊貼相依的深圳,土地遼闊、物價便宜、人工低廉,然而香港仍能保持其市場區隔,經濟仍在發展、房地價仍在繼續上升。對此,蕭萬長感到不可思議,認為事實說明香港確有其獨特的優勢。

      只是最近一次今年四月訪港,蕭萬長感覺到香港物價、生活費似乎上漲了不少,他認為,這方面會不利香港競爭,因為物價上漲、生活費用高,會增加營運開支。蕭萬長頗有感觸表示,香港未來發展,一定要開拓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才能提升競爭力,否則面對鄰近城市的強力競爭,威脅會越來越大,這是香港未來發展最大隱憂。

      談過香港之后,再回望臺灣,蕭萬長深感唏噓。他說,近幾年來,在香港、上海、臺北幾個同區的城市中,臺北是發展得最慢的地方;而展望未來,如果執政當局仍是以意識形態管治,實施關門的自我封鎖政策,那末臺灣的企業就只會越來越往外跑,資金外流、產業空洞化,臺灣也只會越來越邊緣化,這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和危機。為此,他期盼明年選舉能有一個轉機,讓臺灣經濟恢復生機、向上發展。(張穗峰、卓愛玲)


     
    編輯:杜燕】
    :::相 關 報 道:::
    ·臺報:回歸10年香港沒死 與內地"接軌"磨合出好景
    ·回歸十周年:找對了路徑 香港站上歷史的新起點
    ·香港特首曾蔭權:“回歸十年是香港成功的十年”
    ·香江感悟:十年前是政權回歸 十年來是人心回歸
     

    專題:香港回歸十周年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