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香港學校推行國民教育:十年回顧與發展
    2007年06月18日 16: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回歸前的環境

      香港在回歸前,青年人普遍對國家了解不足。當時學校推行國民教育的重點,都集中于學科知識的探討,較少將‘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作為發展方向;推展上仍處于起步階段。那時,香港青年人對自己的國民身份的理解比較模糊,“我是香港人”、“香港的中國人”等概念由是衍生。

     回歸后的機遇

      1997年以后,社會開始期望年輕一代,能夠培養出清晰的國民身份認同,并為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作出貢獻。

      近年國家的蓬勃發展,成為世界的焦點,為國民教育的推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2001年推行的課程改革,就強調培育國民身份認同的重要性,主要政策包括:

      將“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致力貢獻國家和社會”列為七個學校課程宗旨之一。

      將“德育及公民教育”定為課程改革四個關鍵項目之一。

      將“國民身份認同”確立為“德育及公民教育”中,五個優先培養的價值觀之一。

      在各主要學習領域、小學常識科課程及新高中課程,將培育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置于重要位置,加強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的認識。

      推行國民教育成為重要的教育議題,在不同場合,教育統籌局都清晰地向大眾表達上述信息。此外,本局還采取了以下具體方法,推動國民教育,包括:

      增撥教學資源:提供不同類型的資助計劃,如‘赤子情、中國心’資助計劃,幫助學校發展具校本特色的內地交流活動;本局亦籌辦在北京進行的‘香港領袖生獎勵計劃:國情教育課程’的學習活動等。

      提供師資培訓:為教師提供一連串的師資培訓課程,加深他們對國家歷史、文化、國情等方面的認識,并提高其推行國民教育的策略和技巧。

      制作教學資源:制作不同類型的教學材料及資源網站,協助教師在校內推動基本法教育和國民教育。

      舉辦教學活動: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到金紫荊廣場考察及舉辦與升旗有關的學習活動、升旗訓練,并透過認識近代歷史及偉人的學習活動等,讓學生了解國情、文化和歷史等。

      推行伙伴合作:加強跨政府部門之間的協作,并協同各個民間組織機構的力量,共同推動國民教育,例如資助成立國民教育中心。

      推行策略重點及成效

      “認知”、“情感”及“實踐”三個層面的培育,是提升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的必要條件。

      國民教育經過10年的推動,得到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成效漸彰。根據教統局及不同民間機構所進行的調查,結果都顯示學校普遍已將推動國民教育,列作重要的發展目標;本港中學生對國家的認同程度持續上升:他們認同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也認同自己愛國家。

      從學生參與大型國民教育學習活動后的響應,可見他們對國民身份認同有所提升。有學生表示:“參加國情教育課程前,我十分堅持自己是香港人。不過,當我在北京學習,與當地學生相處后,這個想法便漸漸改變,我開始感覺到自己與中國內地的人都是一樣的,是同一個民族,都是中國人�!币灿欣蠋煴硎�,課程能引發他們從新的角度看自己的國家,“挑旺了對同胞的情”。

      學員回到自己的學校,都擔上“國情教育大使”的責任,在校內與校外積極推動國情教育,發揮“連鎖效應”,將影響深化和擴散;更有學員將自己的未來與國家連系起來,除了計劃到內地升學,更打算將來回國家,發展自己的事業。

    總結和前瞻

      未來推動國民教育的工作,本局將會總結實踐經驗,朝著三個方向邁進:(一)深化北京國情教育課程的學習元素,讓參加學員能更深入了解當代國家國情,以便在學校推廣;(二)抓緊國家發展的契機,例如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航天科技項目的成就等,配合適當的學習活動,加深學生對時事的認識之余,亦提升其對國家的自豪感;(三)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并讓他們藉欣賞國家的文化精髓,建立對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來源:香港文匯報 教統局總課程發展主任 德育及公民教育 張永雄)

     
    編輯:杜燕】
    :::相 關 報 道:::
    ·慶回歸贈區旗活動在港舉行 促進各界對特區熱愛
    ·香港小學生撰寫"給溫總的信" 贊:您是好總理(圖)
    ·香港回歸十年之新生活:港人日漸鐘意“煲冬瓜”
    ·調查:香港中學生對"中國人"身份認同感持續增加
    ·香港教育統籌局秘書長談香港國民教育三重要基石
    ·香港啟動國民教育活動 何志平倡青少年認識祖國
     

    專題:香港回歸十周年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