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3月13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就醫療改革和輔助融資方案分兩階段咨詢公眾,今日(13日)展開第一階段的公眾咨詢,為期3個月,以期就醫療制度改革凝聚共識,尋求最切合香港情況的方案,令制度能持續發展,更能配合市民所需。
據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岳在解釋咨詢文件時表示,多年來,香港建立了令人稱羨的醫療制度,為市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然而,人口老化、科技進步令醫療成本上漲、與生活方式有關的疾病病患率不斷上升,導致醫療開支迅速增長,速度會超越本港的經濟增長,令倚賴公帑支持的公營醫療制度面臨巨大挑戰。
周一岳指出,改革醫療服務和市場結構之外,也有必要改革醫療融資安排。特區政府的愿景是建立一個能夠提升全民健康、提高市民生活質素,同時能為香港每一位市民提供醫療保障的醫療制度,讓市民得到更全面的醫療、更多的選擇、更大的保障,令市民更加健康。
周一岳表示有效推行基層醫療服務可增進市民健康、減少對醫院服務的需要�;鶎俞t療服務不僅限于醫治偶發性疾病,還應包括提供持續不斷、全面和全人照顧的醫療服務,其中還特別重預防性護理,藉以促進個人身心健康和提升生活質素。
概述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的建議,周一岳提出:
為不同年齡、性別病人制訂預防性護理的基層醫療服務基本模式;設立家庭醫生名冊,載錄家庭醫生的相關數據,包括可否于正常應診時間外提供服務、緊急情況的聯絡安排及替代安排;提供基層醫療代用資助病人進行預防性護理,病人亦須分擔若干費用;改善公共基層醫療服務則透過向私營醫療界別購買普通科門診服務,以及在主力照顧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社群的普通科門診診所中,加入預防性護理的元素;及加強公共衛生職能,衛生署繼續加強其在公共衛生教育、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和預防疾病方面的工作,亦加強該署在發展基層醫療服務及制訂相關標準的角色。
醫療改革同時推動公私營醫療協。特區政府當局亦考慮向私營界別購買醫院服務及委聘私營界別醫生在公立醫院執業。
周一岳呼吁市民就建議的方案積極提出意見,因為每個方案各有利弊,市民如何取舍是整體市民須要憑社會價值觀所作的重要決定。他說:“在第一階段咨詢,我們不打算推介任何一個方案,誠心希望聽取市民的意見�!�
六個輔助融資方案計為:
社會醫療保障:規定有工作人士把占收入的某個百分比的金額用作醫療供款,以支付整體人口的醫療開支;
用者自付費用:提高公營醫療服務收取的費用;
醫療儲蓄戶口:規定某個特定組別的市民存款于個人醫療戶口以累積儲蓄,用以支付自己日后的醫療開支,包括保費,如他們有投購私人醫療保險;
自愿私人醫融保險:鼓勵更多人自愿購買市場上提供的私人醫療保險;
強制私人醫療保險:規定某個特定組別的市民參加受規管的私人醫療保險計劃,作為他們自己的醫療保障;
及個人健康保險儲蓄:規定某個特定組別的市民把部分收入存入個人醫療戶口,一方面用作在退休前和退休后均參加受規管的強制醫療保險計劃,另一方面則通過累積儲蓄,以支付他們自己退休后的醫療開支包括保費。
周一岳強調,建議的改革并非為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將責任推到市民身上。
據悉,相關咨詢文件及有關資料可于醫療改革咨詢網頁www.beStrong.gov.hk下載或于各區民政事務處、公立醫院及診所、及各主要圖書館索取。市民請于今年6月13日或之前,將意見郵寄至食物及衛生局;或傳真至2102 2525;或電郵至beStrong@fhb.gov.hk。
特區政府會參考第一階段公眾咨詢期間所收集到的意見,制訂改革的詳細建議包括輔助融資的安排,在第二階段再作公眾咨詢。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