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東西問】唐淼:寶墩文化何以體現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發布時間:2023年09月23日 16: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解說】寶墩遺址是中國長江上游地區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是成都平原上人類第一次大規模定居生活的地點,還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發源地。

      1995年,伴隨著首座新石器時代古城——寶墩古城的確認,成都平原終于尋找到約4500年前的“文明曙光”。此后,考古工作者相繼發現了郫縣古城、溫江魚鳧古城、都江堰芒城古城等7座古城,提出寶墩文化命名,并獲得學界廣泛認可。至此,人們對成都平原人類活動的認識向前推進約800年。

      近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寶墩遺址考古工作站站長唐淼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深入解讀寶墩遺址的發現的重要意義。

      【同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寶墩遺址考古工作站站長 唐淼

      寶墩古城遺址是我們目前發現,就是長江上游地區龍山時代晚期最大的一個史前城址,也是成都平原第一次人類大規模居住的地方。它的發現至少可以證明在這一時期,成都平原已經有大量的人群生存,并且奠定了整個成都平原農耕文明的一個基礎。

      【解說】唐淼表示,寶墩遺址發現之前,長江上游區域的史前文化幾乎是一片空白。寶墩遺址的發現讓學界意識到成都平原不僅僅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還有8座在中華文明筑城時代大背景下形成的史前古城,這片區域是中華文明發端的重要一元。

      【同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寶墩遺址考古工作站站長 唐淼

      在寶墩遺址發現之前,在寶墩文化被確立之前,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時代其實是一個較為模糊的概念,我們對于它的內涵也不太清楚,正是因為1995年發現了寶墩遺址,讓我們意識到了成都平原有新石器時代的城址,同時又發掘到另外7處的史前城址,聯合這多處史前城址的發現,我們提出了寶墩文化的命名,同時它很快獲得了學界的認可,讓整個學界甚至海內外都認識到了成都平原擁有一支新石器時代文化,同時還有這么多大規模的古城,這些發現和認知把我們成都平原納入到了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一體學說之內。所以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寶墩遺址的發現,沒有寶墩文化的確立,整個成都平原乃至長江上游的文明化進程研究會延后,最終它們的發現將這個區域納入到了我們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學說之內。

      【解說】唐淼認為,寶墩遺址的發現,為尋找三星堆文化的起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寶墩遺址考古工作站站長 唐淼

      寶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在年代上前后相繼,在分布區域上也大致相同,正是寶墩文化發現的大量的城址和遺址,其實奠定了整個三星堆文明出現的一個人口基礎和經濟基礎。然后我們可以看到三星堆文化里面,其實無論是制陶的工藝、石器工藝、城墻修筑,其實它從寶墩文化之中都吸取了相當多的因素。隨著近年考古工作的發現,我們在寶墩文化中也發現了大量的象牙器,尤其要提到的是其中一個象牙杖的發現。我們知道三星堆遺址里出土了一個金杖,我們在寶墩文化里面發現了象牙杖,它其實提示我們就是古蜀地區也存在這樣一個用杖習俗的傳承,包括象牙器使用的傳承。

      【解說】唐淼認為,寶墩遺址的發現,加速了長江上游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的腳步,正是因為寶墩遺址的發現,寶墩文化的確立,才將成都平原納入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起源學說之內。

    責任編輯:【吉翔】

    版權聲明: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未經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