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云南戲曲“活”起來 政協委員建議開展戲曲電影工程
中新網昆明1月19日電 (陸希成 繆超)正在舉行的云南省兩會上,云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縱深推進文化興滇”。云南省政協委員陳亞萍、馮詠梅、李紅梅近日提交聯名提案,建議開展云南戲曲電影工程,通過電影藝術形式傳承發展云南地方戲曲文化。
云南雖地處中國西南一隅,卻是戲曲文化的富集之地,擁有滇劇、花燈、白劇、彝劇、壯劇、傣劇、佤族清戲等眾多地方戲劇,形態多樣、劇種豐富、劇目富集。

其中,被譽為“滇粹”的滇劇,與京劇同源異流,形成于明末清初,是秦腔、徽調等劇種與云南本土滇曲滇調的融合之作。滇劇以其生活氣息濃郁、人物刻畫細膩等見長,不僅流行于云南全省及黔川部分地區,更遠播至緬甸、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然而在戲曲電影領域,滇劇僅有1959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借親配》一部作品。
提案認為,戲曲電影作為中國獨有的電影類型,不僅拓寬與豐富了傳統藝術的表現力,并且融傳統與現代、匯古典與時尚,既能保留戲曲的藝術韻味,又能讓戲曲的美學精神、劇作思想適應新時代下新媒介的新需求。
近年來,全國多地戲曲正通過電影載體煥發新生。以粵劇戲曲電影《白蛇傳·情》為例,該片將傳統戲曲與現代電影技術相融合,以奇幻特效重現“盜仙草”“水漫金山”等經典橋段,在國內外電影節屢獲殊榮,讓粵劇藝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粵劇傳承發展的典范之作。此外,滬劇《雷雨》、漢劇《金蓮》、川劇《金子》等戲曲電影的成功,都證明了這一藝術形式對于擴大地方劇種影響力、推動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具有重要幫助。
提案建議,組織云南優秀戲曲藝術家、劇作家、戲劇理論家成立藝術指導小組,深入挖掘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云南戲曲傳統劇目,確定拍攝戲曲電影的劇目以及主要演員陣容。同時,對標“京劇電影工程”制作流程,確立“舞臺精致演出”和“電影精心拍攝”兩個環節,并通過“一戲三評”等原則嚴格把關,確保作品藝術性與觀賞性的統一,推出一批云南精品戲曲電影。(完)

- 專題:2025地方兩會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5日 15:18:41
- 2025年04月15日 10:47:39
- 2025年04月14日 16:42:13
- 2025年04月14日 15:35:32
- 2025年04月14日 14: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