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文化中國行)青瓷與寶劍如何“共舞”千年?

    (文化中國行)青瓷與寶劍如何“共舞”千年?

      中新網麗水4月24日電(邵燕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云?!?000多年前,詩人徐演如此描述龍泉青瓷。

      浙江麗水龍泉因“劍”得名,憑“瓷”生輝,龍泉寶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龍泉青瓷被譽為“瓷海明珠”,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角,見證了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認識中國的輝煌歷程。

      “一劍一瓷”的故事名揚海內外,折射出龍泉悠久厚重的“文化味”。青石板、黑瓦房、馬頭墻、鵝卵石……24日,行走在龍泉西街歷史文化街區,每一個足跡都流淌著詩意,“劍瓷之都”的文化底蘊撲面而來。

    西街歷史文化街區三江口區塊。龍泉市委宣傳部提供

      2015年4月,龍泉西街歷史文化街區(下稱:西街)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其總面積達40.26公頃,核心保護范圍面積達8.25萬平方米。據考證,西街古時鋪面八百間,經營主業為劍鋪、瓷號、客棧、酒樓、綢莊、布店、中藥店、南貨店等。

      西街源于唐代,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置龍泉縣,西街由此而生。千余年歲月更替,西街同步盛衰——清代稱西中街,民國時稱西平街,1954年改名為西新街,1967年改稱東方紅大街,1975年復稱西街。

      “西街具有時段的連續性——街區的發展歷程,城市的發展脈絡,以及舊時南方邊埠小城從封建社會向現代化發展的演變過程,都能在此找到具象的實證?!饼埲形鹘纸值傈h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方岳受訪時說。

      龍泉的鑄劍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2006年,龍泉寶劍鍛制技藝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位于西街的江龍劍莊非遺工坊是龍泉江龍非遺團隊繼龍泉寶劍小鎮后,于2024年創立的又一個非遺體驗點,民眾可在此感受傳統鍛打、模型敲造等圍繞非遺文化展開的體驗項目。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始于三國兩晉,興于宋元,在南宋時期達到鼎盛,是與宋詞、宋畫等并列的“文化符號”,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首個入選的陶瓷類項目。

      走進位于西街的古窯里青瓷坊,“釉色青翠如春水”的龍泉青瓷格外吸睛。

    龍泉青瓷。龍泉市委宣傳部提供

      自該青瓷坊主理人金朝軍記事起,他的太爺爺就在窯廠里打工,到爺爺手里有了自家的窯廠,從父親開始便真正擁有自己的金品窯了。

      如今,金朝軍繼承父業,繼續燒窯。眼下煤氣窯盛行,因其燒制的青瓷成色均勻,而且成品率高。相比之下,燒龍窯成本高,成品率卻低,但金朝軍堅持燒龍窯。在他看來,龍窯燒制的青瓷,更有泥土氣息。

      一片街區、一種技藝,是一座城市的縮影,保護好它們,就是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脈。

      近年來,龍泉堅持保護西街歷史文化街區脈絡的完整性、建筑的原真性和生活方式的延續性三大原則,采取“不停業、不封街、不大拆、不大建、漸進式、微改造”的方式進行保護提升,保留傳統格局和街巷肌理,鼓勵原住民居住,保持街區原真性,延續街區“煙火氣”。(完)

    【編輯:李巖】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