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港報評論:回歸十周年在即 兩地金融往來創雙贏
    2007年06月25日 09: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25日電 回歸十周年前夕的香港股市可謂波瀾壯闊,四個交易日恒指上升千點,成交量每天都維持在近千億,其中,H股和紅籌股漲幅最大。今日出版的香港經濟導報發表評論稱,機構主導、中資股做大已構成港股市場的主線,市場主流資金既來自海外,也來自內地。

      市場資金多,交易暢旺,有一定的合理性。過往港股年流轉率低,大致為50%左右,不僅低于新興市場150%的交易率,也低于紐約和倫敦等成熟市場的100~130%。 因為,原先的港股市場主要是本地公司,大股東為家族企業,股份流動率低,而歐美市場股權分散�,F在,中資概念股市值要占40% ,其中的H股幾乎為全流通股,流動性較高。特別時下的港股市場主體為機構投資者,港交所的統計顯示,香港本地散戶已從十年前的53%降至27% ,本地散戶情緒已不能代表市場主流。

      文章認為,內地資金熟悉內地經濟和行業企業的成長,同時,中資企業在香港市場能得到國際機構和市場的正確定價。這兩類投資主體的參與更鞏固香港作為國家的世界級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而內地資金來港,參與國際市場的投資,不僅幫內地資金泄洪,也有利于內地股市的健康發展。

      上周,中國石油公告,將回內地上市。中證監也宣布紅籌公司和H股公司回內地上市法律障礙已消除。文章表示,中資公司回內地上市,一則平抑內地過熱股市,二則讓內地居民分享國內壟斷企業利潤,三則高市盈率集資也支撐公司在香港的股價。以前香港市場對中資回內地上市有憂慮,怕內地來港上市減弱,其實沒有必要。去年中國人壽回歸A股反支持了香港市場。內地新上市公司現在更愿意采取A+H形式,而不是單純的在A股市場集資。同樣,以前內地也有議論,反對內地優質企業來港上市。A股市場不景氣時,還反對中資股回歸,反對QDII,只歡迎QFII,現在都倒過來了。

      文章最后表示,兩地企業和市場只要以開放的心態分析和處理問題,對雙方都有利,而封閉對誰都沒有好處。在人民幣升值、中國資產不賤賣和自由兌換逐步放開前提下,無論上市集資,還是投資,兩地金融交流愈雙向,愈對稱,對雙方愈有利。


     
    編輯:席夢婷】
    :::相 關 報 道:::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受惠中國經濟 港股越升越有
    ·《商報》:受惠內地落實QDII政策 港股續創新高
     

    專題:香港回歸十周年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