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首页-新闻-国际-财经-体育-娱乐-港澳-台湾-华人-IT-教育-健康-生活-汽车-房产-家居-视频-图片-社区-侨网-华教网-华文报摘-图库-供稿
    2007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打印稿件
    財政部副部長王軍:民生為重 力促和諧
    2007年10月19日 09:04 來源:中國證券報

      加快構建和諧社會,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對此,黨的十七大代表、財政部副部長王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支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不斷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公共服務領域投入,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住房等問題均得到了改善。今后一個時期,要進一步加大投入,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公共服務,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多措并舉 致力全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王軍指出,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社會事業發展總體上仍相對滯后,而且一些新問題不斷涌現。例如,在教育方面,實行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后,城市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的問題開始凸顯;在醫療衛生方面,盡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范圍不斷擴大,但標準仍偏低;繼“上學難、上學貴”、“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后,“住房難、住房貴”問題也已成為群眾關注的重點。

      王軍表示,今后一個時期,各級財政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十七大報告要求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更好地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和諧健康發展,努力實現胡總書記提出的“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民生發展目標。

      王軍說,財政將進一步推進完善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一方面繼續推動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和第三產業發展,不斷拓寬就業門路,促進就業再就業;另一方面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在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設等城鎮社會保障工作的同時,切實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低保等農村社會保障工作力度,并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和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政策。

      在醫療衛生方面,財政要繼續加大資金投入,支持基本醫療制度建立,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重點支持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穩定的社區衛生管理和投入機制。中央財政將從2007年起對中西部地區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按照一定標準給予補助,爭取到2010年建立起功能齊全、安全有效、公平低價的城鄉初級衛生醫療服務體系。

      在教育方面,從2008年起逐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到2010年達到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切實保障農村中小學正常運轉需要。同時研究制定城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施方案,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機制、國家獎助學制度和中等職業教育貧困家庭學生助學金制度,爭取到201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學生資助制度。

      在“三農”方面,在不斷加大財政支農資金投入的同時,將積極整合財政支農資金,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穩定和完善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業生產資料綜合直補等補貼政策;認真落實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促進糧食生產;綜合運用貼息、農業保險、投資參股、信貸擔保等各種財稅杠桿,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支農資金投入機制。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要繼續完善和規范公務員收入分配制度;推進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支持推進國有企業分配制度改革,重點規范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收入,合理調節管理者與職工的收入差距;完善稅收調節,打破經營壟斷,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加強對居民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縮小社會貧富差距。

      此外,通過完善政策和增加資金保障力度,完善和推進廉租住房制度,改進和規范經濟適用住房制度,把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納入公共財政覆蓋范圍。

      喜人數字 彰顯財政改革民生導向

      2003年以來,全國財政用于“三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投入的年增長率均較多超過了同期經濟增長率。

      財政部數據顯示,近年來財政部門大幅度增加了對“三農”的資金投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2003至2006年,僅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資金投入分別為2144億元、2626億元、2975億元和3397億元,累計達到11142億元,年均增長15.6%。此外,2003至2006年,全國財政社會保障支出累計達到13833億元,年均增長18%;教育支出累計達到16224億元,年均增長16.4%;醫療衛生支出累計達到3990億元,年均增長20.1%;文體廣播事業費支出累計達到2622億元,年均增長18.3%。

      今年以來,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三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和教育等重點支出均得到較好保障。1-6月,農業支出同比增長28.7%;社會保障支出同比增長29.7%;醫療衛生支出同比增長36.6%;教育支出同比增長30.6%。

      王軍說,這些增長數字的背后反映了財政支出重點向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傾斜,向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傾斜,向困難地區、困難群眾傾斜,著力解決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著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記者 周明)

    編輯:席夢婷】
    相關報道
    ·譚伯源:將研究設儲備制度以完善財政預算綱要法
    ·謝旭人:中國財政支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專題網站: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每日關注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