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署副審計長余效明稱,審計已經涵蓋了絕大多數救災款物接收和發放的渠道。 中新社發 吳芒子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
中新網9月10日電 審計署副審計長余效明今天在與網友在線交流時稱,審計已經涵蓋了絕大多數救災款物接收和發放的渠道。
余效明指出,救災款物審計的對象主要有以下幾塊:一塊是涉及財政救災資金的部門。包括財政資金的分配部門、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第二塊是接收社會捐贈的組織、單位和部門。包括民政部、紅十字總會、慈善總會以及其他公募性基金組織,以及其他一些政府部門。只要有接收救災資金的單位都是審計的對象。這次審計按照救災款物的流向延伸到了鄉鎮、村莊以及個人。
余效明透露,截至7月18日,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已經對全國18個中央部門和單位,同時對31個省市和新疆建設兵團都進行了審計,還對31個省的1126個省級部門和單位,5281個地級部門和單位,審了20471個縣級單位和單位,對四川、甘肅、陜西、重慶、云南五省,延伸審計了2676個鄉鎮,還延伸了5763個村,并對45149戶的受災群眾進行了調查。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審計已經涵蓋了絕大多數救災款物接收和發放的渠道。(據中國政府網網絡直播文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