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0日電 200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今天開始,今天也是教育部規定用人單位可以進入高校招聘畢業生的第一天。
中國中央電視臺今天有關報道稱,2003年是中國第一個畢業生高峰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中指出,要嚴格落實大學生就業政策。
這些政策規定,省會以上城市要積極放寬畢業生的落戶政策,省會和省會以下城市要放開對畢業生的落戶限制,對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應屆畢業生,公安機關要放寬建立集體戶口的審批條件,簡化手續;鼓勵和支持畢業生到基層、到中小企業、到西部地區工作,對原籍在中東部地區的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工作的,實行來去自由的政策,根據本人意愿,戶口可遷至工作地區,也可遷回原籍,由政府主管部門所屬的人才交流機構提供免費人事代理服務。
政策還規定,在畢業生離校前仍未落實就業單位的應屆畢業生可以延長擇業期,從當年7月1日起,延長期限為兩年。兩年內學生的戶口、檔案根據學生本人意愿可以轉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地或繼續在原就讀校內保留,兩年后,學�;驒n案管理機構將其在校戶口和檔案遷回入學前戶籍所在地。
據了解,2003年中國應屆畢業生達到212萬人,比2002年增加67萬人,增幅達30%,而社會需求則是緩慢或與往年持平。
另據北京晚報報道,今天是教育部規定允許用人單位進高校招聘畢業生的第一天。早上9點鐘,在人民大學的一間教室里,普華永道公司的招聘筆試拉開了今年人大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序幕。而在清華大學就業中心的大廳里,本周的十幾場校園招聘會的信息也已經張貼出來,光是今天下午和晚上,就將有4家外企和民營企業陸續在清華園登場。
“截止到目前,已經與我們接洽進校園招聘的用人單位有53家�!鼻迦A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陳基和告訴記者,這個數字與往年相差無幾;但是另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明年清華大學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和研究生加在一起將近6000人,比今年凈增近千人�!耙环矫媸菙U招后首批大學生畢業,另一方面是有的行業不景氣、IT業縮水導致的人才需求萎縮,兩種因素疊加到一起,使得今年的形勢格外嚴峻�!比舜螽厴I生就業指導中心的樊丁老師分析:明年人大的畢業生也將增加10%,而在北京地區所有高校中,明年凈增畢業生2.3萬人,增幅高達26%。
今天,記者從國家人事部獲悉,2003年中央和國家機關計劃招考公務員5400人,結果報考比例高達20比1,其中絕大部分為應屆大學畢業生。
由于今天是正常上課時間,2003年畢業生人才大戰的“硝煙”實際上要等到本周末才會真正釋放出來。本周六,由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與北京大學等高校合辦的2003屆北京高校電子信息類畢業生雙選會,將率先在首都體育學院舉辦;同一天,2003年北京地區畢業研究生供需見面會也將在農展館舉辦。
北京首次公布引進京外生源院校及專業名單
2002年11月20日16:04
中新網11月20日電 據中央電視臺新聞三十分報道,今年北京市首次公布了引進非北京生源畢業生的畢業學校及專業名單,引進非北京生源畢業生進京辦法也有所調整。
北京市公布的引進非北京生源畢業生的畢業學校包括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288所普通高等院校,這些學校既有北大、清華、復旦、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全國重點高校,也有鄭州大學、內蒙古大學、新疆石河子大學、集美大學、長春師范學院等地方高校,從劃定的學�?�,北京市已改變以往只引進全國重點高校畢業生的做法,放寬了引進條件;同時北京市還確定了引進非北京生源畢業生的26類專業,這些專業涉及經濟學、土建、電子信息、臨床醫學、生物制藥、哲學等及師范類的數學、英語、中文、物理、美術等。
北京市規定,用人單位要在上述288所高校中的26類專業中引進和挑選畢業生,但研究生、雙學士和獲得省部級榮譽稱號的畢業生可不受專業限制,今后北京市還將根據需要調整專業范圍。
附中國青年報綜合報道:2003屆高校畢業生擇業20日在全國各大城市開始
成都:大學畢業生擺攤自薦
四川成都的高校畢業生雙向選擇會上今天冒出個大學生攤位,擺攤的畢業生說,人太多,想用怪招露個小臉,引起招聘單位的關注。
記者今天上午9時隨著人流走向招聘會的露天會場,進門看見的第一個攤位上拉著大橫幅,橫幅上標明這是四川師范大學電子工程學院18位應屆畢業生的展臺,男孩女孩們微笑著在橫幅下齊齊亮相,身后的廣告牌上寫著每人簡短的自我介紹。一些前來招聘的人員果然停下來詢問,有的一次拿走幾個同學的簡歷。
18人之中的周世沛和程建華對記者說,來應聘的畢業生擠成堆,渺小的個人難以給招聘單位留下印象,他們感嘆之余,和其他同學聊出了集體租攤位自薦的點子。招聘會主辦者很支持,只象征性地收了200元錢,幫他們搭起了展臺。
程建華告訴記者,作為擴招后的首批大學畢業生,他很明白就業競爭的激烈,所以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競爭者多了也不是那么可怕,只要心態調整好了,找個合適的工作還是不成問題。比如自己是學計算機的,現在爭奪IT企業職位的多,他就轉而去學校競聘計算機教師的崗位,已經談成幾個單位了。
武漢:用人單位求賢若渴高校學生迫不及待
按照教育部規定,今天是用人單位可進入高校校園招聘畢業生的第一天。記者從湖北省和武漢市兩家主要人才市場了解到,數百家用人單位早已按捺不住,今明兩天將在武漢洪山體育館舉行“湖北省冬季人才交流大會暨首屆2003年畢業生供需會”,本月22日至23日,武漢科技會展中心也將舉行“冬季人才交流大會暨2003年畢業研究生見面會”,26日至27日,還將舉行“在漢教育部直屬高校2003年畢業研究生雙向選擇供需見面會”。
據介紹,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在即將開始的武漢高校畢業生爭奪戰中,高校和科研院所將取代一些大型企業,成為爭奪碩士生和博士生等高層次畢業生的主力軍。如在今天開幕的“湖北省冬季人才交流大會暨首屆2003年畢業生供需會”上,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的就業崗位就占了整個大會提供崗位數的一半,需求研究生1500多名,超過了歷屆畢業生見面會。在即將舉行的“冬季人才交流大會暨2003年畢業研究生見面會”上,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帶來了大量的教學崗位,其中,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湖北工學院等需求畢業研究生都在100人以上,蘇州大學一家就拿出了80多個教師職位,涉及幾十個專業。與此相對應的是,前幾年曾經大舉招聘過高學歷人才的一些大型公司和企業,今年反倒顯得不溫不火。
記者今天從武漢地區部分高校了解到,多數學校已基本完成今年畢業生就業前的準備工作。他們充分利用各�,F有資源,正千方百計地為畢業生提供及時、準確的就業信息,指導學生就業。
據悉,由武漢市畢業生分配辦公室籌建的全國首家“大學生就業指數系統”,目前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該系統由就業率、就業缺口和就業質量三部分組成。其中,就業率包含畢業生總人數、畢業生就業總人數、行業就業率、專業就業率和學校就業率等方面的數據和指標;就業缺口分為空缺職位數、實際就業數、行業就業缺口和企業性質就業缺口等;就業質量包括薪酬水平、滿意程度、發展空間等方面內容。該系統目前已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江漢大學等高校中,采集到近40萬個相關數據,涉及大學畢業生30余萬人。
長春:為搶人才一些企業提前進入高校
今天清晨5時10分,濟南市教育局組成的16人招聘團趕到長春,直奔東北師范大學。濟南市教育局人事處的任樹軍說:“我們就是要成為第一支隊伍,把最優秀的畢業生引進來�!倍谒麄冎�,已經有不少單位捷足先登了。
20日是教育部允許用人單位進入高校招聘的第一天,很多用人單位和濟南市教育局的想法一樣,搶在這一天到各高校擺開攤子,招聘畢業生。吉林大學就業辦公室主任呂麗華感覺比往年都忙,到現在為止,與吉林大學就業辦公室聯系的單位就有60家,而直接到各學院招聘的單位根本無法統計。
東北師大畢業辦公室的王國巍老師也在這一天忙得不可開交,學校綜合樓的大小會議室全部被用人單位包下。人才招聘戰就這樣擺開了戰場�!捌鋵嵲缭�10月中旬就開始著手準備這次招聘活動�!比螛滠娬f,濟南市教育局招聘團的7個成員單位都是當地的重點中學,在濟南教育界的地位舉足輕重。本來此前一個星期他們就要啟程出發,但得知教育部的規定只好又等待了一周。
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比濟南市教育局來得更早,19日晚上就在吉林大學召開了招聘信息發布會,該公司人事科長曾奕聰說,學生簡歷交上來了1100多份,他和同事連夜篩選報名者,第二天就開始了筆試、面試。
但廣州本田還不是來得最早的單位。記者從長春一些高校了解到,雖然教育部有明文規定,可用人單位還是提前開始入校招聘,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把好學生搶到手。呂麗華也有此感受:“今年的用人單位來得早,來得多�!�
不過出于有規定在先,用人單位還是在招聘會的名稱上做了一些變通,絕口不提“招聘”二字,公開的名稱只是信息發布會,一些高校在20日前就召開了20場這樣的發布會。面對提前來招聘的單位,各高校也頗感為難。拒絕會影響與用人單位的關系,同意又要違反教育部的規定。不過先來者也有自己的困擾。呂麗華說,現在很多學生在找工作初期都是持觀望態度,真正決心簽約的并不多。
但很多用人單位卻很有信心,由于明年的畢業生人數大幅增加,就業競爭激烈,高校畢業生中的觀望者會少一些。據吉林省教育廳估計,明年全省將有9萬畢業生,比去年增加了1.3萬人。目前,吉林省政府正在加緊研究制定安置畢業生就業的相關政策。在政策未出臺前,吉林省教育廳已把12月份定為洽談月,大約會有3000多家用人單位到吉林省人才市場招聘人才。
南京:供需雙方試探性接觸
今天,不少企業已開始進入南京各高校,召開一年一度的人才招聘見面會。由于距離畢業時間尚早,加上大多數畢業生還沒有準備好推薦表和協議書,能實際簽訂協議的幾乎沒有。用人單位和大學生都是抱著了解情況、收集資料的心態進行雙向接觸。
在南京大學,新麗華企業集團和北京保潔技術有限公司進校招聘。東南大學也有兩家企業進校搭臺招聘。而在南京理工大學校園內招聘的則是蘇州三星、長安汽車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等6家單位。
由于明年畢業生人數猛增,就業形勢嚴峻,南京一些高校紛紛提早和加大了畢業生推薦的工作。東南大學也有60家企業先期舉辦了就業指導報告會。各高校除做好迎接企業進校園招聘準備工作外,還主動出擊與大企業洽商,請他們來校園招聘。據了解,從現在起,南京大學每天都將有2至3家企業進校,目前計劃已排至12月。而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的校園招聘活動已排到了12月中下旬。
另據了解,本月27日,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6所高校將聯合舉辦2003屆大學畢業生人才招聘會,省內外共有400多家企業將進場招聘。南京理工大學學生處副處長陳巖松老師說,明年將出現近10年來少見的就業高峰,我們要早作準備,各方合力,想方設法為大學生創造就業機會。
2003年應屆畢業生增加67萬就業凸現三大矛盾
2002年11月21日09:08
中新網11月21日電 2003年是中國第一個畢業生高峰年,應屆畢業生達到212萬人,比2002年增加67萬人,而社會需求則并未增加。北京晨報今天刊登消息分析說,2003年畢業生就業凸現三大矛盾。
有關專家分析,這三大矛盾是:
一是專業冷熱不均,電子信息類等專業難以滿足需求。
二是學歷高低矛盾,研究生就業行情看好。
三是校際檔次之間的矛盾,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用人單位搶著要。
據了解,北京大學生畢業就業指導中心日前列出了“最受歡迎專業排名”,前8位為計算機軟件工程、市場營銷、計算機網絡實用技術、計算機應用與技術、財務會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與技術、文秘。
專家認為,畢業生就業應合理定位,不盲目攀高。中國政法大學學生處處長張奇建議大學生降低期望值,“先就業后創業”。(廖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