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中國新聞社 2002年11月12日星期二
    首頁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 廣告服務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經濟新聞
    放大字體  放小字體

    曾培炎解讀“全面小康社會”與“非勞動收入”

    2002年11月11日 06:28


    中國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主任曾培炎十日在中共十六大新聞中心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作者:毛建軍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日電(記者李鵬)中國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今天在十六大首場記者招待會上回答提問時,對“全面小康社會”與“非勞動收入”兩個十六大報告關鍵詞做了解讀。

      談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曾培炎說,二○○○年中國人均GDP達到八百美元,但地區之間不平衡,東部已經達到一千四百美元,西部地區只有六百美元。另外,當時只是解決了生存性消費,小康生活還不全面,對于發展性消費,還沒有完全滿足城鄉人民的需要。更全面的小康社會,是到二○二○年的時候,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人均GDP三千美元,達到當時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曾培炎說,所謂全面的小康社會,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滿足城鄉發展需要,比如:社會主義的民主要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要更加完備,人與環境更加和諧,每個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

      他說,可以想象,到那個時候我們逐步扭轉貧富差距拉大的趨勢,城市化的水平要超過百分之五十,社會保障也會更加健全。這次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使十幾億人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在回答什么是“非勞動收入”的時候,曾培炎引用了一段十六大報告:“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币虼怂硎�,除了勞動以外,資本、管理、技術這些生產要素,也參與分配。

      在一個半小時的記者招待會上,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回答了各種問題,其中包括“中國發展市場經濟,是否還需要計委”這樣的問題。

      曾培炎笑著說:“國家計委的名字沒有變,但工作內容已經有了很大變化,政府正在進一步深化職能改革,今后的主要是任務是宏觀調控、社會服務,加強監督等方面�!�

      (完)


     
    編輯:余瑞冬

    相關專題:走進中共十六大
    相關專題: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