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中國新聞社 2002年09月18日星期三
    首頁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 廣告服務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國內新聞

    中新專欄:走近十六大:十年回眸 標點中國證券業

    2002年09月18日 06:32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七日電題:十年回眸標點中國證券業

      作者魏希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八日,中共十六大即將在北京召開。而十年前在深圳,老百姓懵懵懂懂的熱情正被五百萬張新股認購抽簽表點燃,百姓與證券業“親密接觸”序幕就此拉開�;仨袊C券市場從起步到發展,不妨用標點一一注出。

        問號:新名詞?

      中國證券業在解答中起步。十年來,老百姓告別了瘋購、盲從,鍛煉出理智而不乏敏感的交易神經。曾經的新名詞債券、B股已能輕松玩轉,新軍如開放式基金、指數、QFII正擺上課堂。

      今年以來開放式基金成為市場主角。這個在美國擁有八千萬投資者的“朝陽產業”國內雖應者寥寥,但如經濟學家所言:老百姓正在建立一個新型的理財觀念。一旦問號解除,開放式基金就會逐漸成為普通大眾的日常理財方式,就如昨天儲蓄存款之于中國居民。

        引號:“洋為中用”

      中國的證券市場起步于從計劃向市場轉軌過程中,但一直沒有停止在“洋為中用”中自我完善。十余年來,投資者結構和證券市場層次不斷調整,股票、債券、基金充實交易品種,網上交易興起,建立中外合資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障礙一一掃除。

      中國入世,外部競爭者將正式加入國內證券業務的爭奪。外資概念引入帶來風險管理經驗、金融避險工具、資金和專業素質。中國證券市場已經開始市場化、國際化改革,這一變革還將成為未來五年乃至十年證券市場發展的主線。

        感嘆號:金融資產證券化!

      這個被冠為二十一世紀經濟基本特征的名詞同樣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奇跡。證券市場融資額和GDP增長一直互為晴雨表,十年來中國證券市場融資額增長了近十五倍,一九九三年至二零零一年融資總額近六千億人民幣。證券業已然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助推器。

      在中共十六大即將召開前的五年,中國證券業由發展到快速膨脹:上市公司數量超過一千家,六千萬手持股票、基金的中小投資者已經成為市場主體;一百多家證券公司資產總規模四千多億元;基金業從無到有,目前已有五十九只基金,僅今年八月份基金的籌資額就超過百億元。證券業開始與銀行業、保險業一起,共同構建中國現代金融業。

        省略號:美好前景可期

      加入WTO將中國帶向開放前沿,也使中國證券業面臨挑戰和機遇。

      十年的高速增長把中國證券業帶出起步階段,上市公司手里錢多了,老百姓理財的方式也多了。但外資進入、傭金自由化、內外部競爭加劇,中國證券業需要作出決定自己將來地位的重要決定。挑戰也讓業界不敢掉以輕心。

      挑戰、競爭與機遇總是相伴相生。中共十六大召開、經濟持續增長為中國證券業帶來機遇。經濟結構調整中蘊藏著大量機會,國有企業的區域產業重組、債務和銀行債權重組如此種種,這些領域都存在巨大的業務潛量。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基礎將越發牢固,證券業發展前景可期。


     
    編輯:李淑國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