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高等教育作出選擇 高校將告別“擴招時代”

    2006年05月19日 07:24


        滬上名校復旦大學今年在中國內地首次實行通過“面試”自主選拔錄取大學生的嘗試。學生面試前半個小時內由電腦隨機抽樣,一對一進行面試。 作者:劉暢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5月19日電  2300萬人的高校在學人數,21%的毛入學率,規模世界第一——已步入大眾化階段的中國高等教育,蘊藏著巨大潛力,也面臨著嚴峻挑戰。如此龐大的高等教育靠什么支撐?是靠規模求生存,還是靠質量謀發展?《人民日報》報道,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適當控制招生增長幅度,相對穩定招生規模,切實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教育界人士認為,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中國高等教育才能走上健康軌道。

      規模擴張成“救命稻草”

      連年“擴招”帶來很大壓力

      自1999年大規模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擴招挽救了一些面臨生存危機的高校,使個別辦學條件差的地方院校起死回生。有些高校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認為有了學生就有了學費,把規模擴張看成是“救命稻草”,于是拼命增加招生指標,不顧現實條件甚至違規違紀,擅自擴招。隨著規模的迅速擴張,一些高校辦學中的矛盾和問題也逐步暴露出來。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曾長期分管高等教育,對此深有感觸。他說,擴招給高等教育帶來的壓力是很明顯的。因為招生數量快速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增長跟不上規模發展,部分高校辦學條件不足,高校生均師資、儀器設備、實習場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地方,擴招后高等教育的經費并沒有增加,一些高�?渴諏W費來維持生存。目前,高等教育質量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高校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方式、教學內容和方法需要進一步轉變,高校教師隊伍水平亟待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較大壓力。因此,根據當前高校的實際情況,適當控制招生增長幅度,相對穩定招生規模,是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蔡克勇認為,一般說來,高等教育的增長速度,應不高于或略低于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但由于有些地方盲目擴招,高等教育的增長速度實際已經超過了8%,有的地方更是高得離譜。這是不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

      控制規模,調整結構

      質量才是高校的生命

      針對目前高等教育的一些熱點問題,周遠清指出,現在人們談論高校收費、大學生就業等問題比較多,但可以預言,過兩三年,社會關注的熱點就會自然轉移到質量上來。因為說到底,質量才是高校的生命。不抓住這個命脈,大學談什么發展?談什么一流?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弊端。經過近年的改革調整,結構逐步走向合理。但擴招帶來一些亟待解決的新問題。蔡克勇認為,適當控制招生增長幅度、相對穩定招生規模之后,還需要調整和優化高等教育的結構,包括學科結構、類型結構、層次結構等。比如,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的比例,普通本科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的比例,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等,都要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高校、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和調整,使我國高等教育的結構更加科學、合理,從而產生更大的效益。

      招生規模已占半壁江山

      高職更應注重內涵

      有統計表明,1999年以前,我國高職、高專的招生規模占整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比重,大致為1/4左右,而目前已略超過一半。許多高職院校在1999年前只是中專、中技校,自主辦學規模大都不到2000人,而現在許多學校發展到8000人甚至1萬人以上。這些院校在辦學層次向上“跨越”的同時,辦學規模在短時間內急劇擴張。

      對此,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唐永澤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職業教育,同樣需要“相對穩定招生規�!�,目前必須把發展的重點切實轉移到內涵建設上來。過去五六年,在我國高等教育規模大發展進程中,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發展更是“超常規、跨越式”。高等職業院校目前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從前一階段的規模發展、外延發展,轉變到內涵發展、內涵建設上來。比如,加強產學合作,創新辦學模式;實行工學交替,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師資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等。只有這樣,高等職業教育才能實現良性循環,高等教育的規模、結構、質量、效益,才能在動態中實現平衡、協調和統一。(袁新文)

     
    編輯:宋方燦】
    :::相 關 報 道:::
    ·"萬人大學"成政績 地方政府被"積極"擴招沖昏頭
    ·中國明年大學擴招約8% 比例與GDP增幅大致相當
    ·周濟:中國中等職業學校明年將繼續擴招100萬人
    ·研究生擴招就業壓力大 博士月薪期望值降至5000
    ·教育部官員解讀:中等職業學校今年擴招一百萬人
    ·中國中職教育年擴招百萬 規模三年趕上普通高中
    ·高校擅自擴招領導要停職 違規錄取考生取消資格
    ·擴招之后教學資源驟緊 人大探索教師外遷新路
    ·2005年高校繼續擴招 全國本�?朴媱澱猩�475萬
    ·教育部叫停盲目擴招風 今年將嚴控�?普猩幠�
    ·教育部稱明年研究生計劃繼續擴招 將達到36萬人
    ·教育部開始對擴招后的高校本科教學全面評估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