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七日電 (記者 孫宇挺)中國科技部長徐冠華今天在此間表示,中國知識產權工作近年來取得長足進步,同時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
他在向全國人大作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及加強知識產權有關情況的報告中說,加入WTO以來,從DVD、彩電、摩托車,到數碼相機、MP3芯片、汽車和電信設備等,中國企業因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經濟賠償累計超過十億美元。
他說,有些糾紛對有關產業甚至形成毀滅性打擊,一些企業已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
徐冠華提出,在加入WTO以后,隨著關稅壁壘日漸消失,一些跨國公司紛紛在中國大量申請專利,眾多產業核心技術掌握在別人手里,形勢非常嚴峻。
徐冠華將這些問題歸咎于中國科技創新體制不暢,能力不足和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和管理能力較弱等多方面原因。他說,目前中國企業研發投入不足,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薄弱。
徐冠華說,影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策和體制原因起著重要作用�!霸隗w制方面,一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是,國有企業管理體制還缺乏寬容失敗的機制�!�
他表示,政府將以掌握新技術知識產權為目標,對重要產業領域的創新活動進行統一部署,建立科技創新活動的知識產權導向和激勵機制,以及加強知識產權的宣傳和培訓,提高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知識產權能力等,推進創新型國家的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