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 片|圖片庫|時 尚
    汽 車 |房 產|視 頻|商 城|供 稿| 產經資訊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松花江事件成鏡鑒 中國呼喚企業綠色責任聲漸響

    2005年12月11日 11:06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日電 題:松花江事件成為鏡鑒 中國呼喚企業綠色責任聲音漸響

      中新社記者 于晶波

      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余波未了之際,一個名為“第三屆中國競爭力論壇暨綠色GDP與高成長型企業高峰論壇”的活動在京開啟了大幕。

      這兩個看似并無關聯的事件實際都在追問同一個問題——中國企業在實現自身高速發展的同時,如何更好地履行綠色責任亟待破題。實際上,在中國仍以高污染、高消耗為代價換取“灰色”GDP的今天,這股呼喚企業綠色責任的聲音已漸趨響亮。

      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是,經過了二十七年高速發展,中國經濟目前基本仍在沿用傳統“兩高一低”的發展模式。

      二00三年,中國消耗了世界三成四的鋼材、四成的水泥和煤炭,而污染排放則居高不下,二氧化硫占到全球的三成一,二氧化碳占到全球的百分之十四。高污染和高消耗的發展模式無疑已引起各方警覺,外電不惜以“饑餓的巨龍”來形容中國的巨大胃口,而對中國的污染問題,國際輿論更是予以前所未有的關注。

      在中國資源、環境約束日緊的現時,中國企業自身發展所面臨的警示和掣肘亦在加速顯現。

      始于二00三年下半年的煤電油運緊張,以及近期震動海內外的環�!皢栘燂L暴”,都在提醒中國企業以往所走的“高污染、高消耗”老路已然不通,期待綠色“拐點”的到來成為輿論所盼、國人共識。

      實際來看,目前亦正是中國企業進行調整、重拾綠色責任的絕佳時機。

      由外部觀之,中國官方上月剛剛立下環�!败娏顮睢�,提出到二0一0年重點地區和城市的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到二0二0年環境質量和生態狀況明顯改善。

      “十一五”規劃建議業已明確提出,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而由內部看來,在現時市場競爭加劇、產品供大于求的情勢下,企業淘汰一部分落后的生產能力應是長遠發展的必然之舉。

      于中國企業而言,“綠色責任”這一話題可能雖并不輕松,但正如參加“第三屆中國競爭力論壇”的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所言:企業走綠色發展之路,既符合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國策,同時又能實現自身長遠發展的目標。由是觀之,企業發展走綠色之路可謂一舉兩得。

      事實上,中國官方所全力推動的綠色GDP工作目前亦已在加速進行。

      國家環�?偩汁h境規劃院總工程師王金南在此次論壇上透露,今年啟動全國環境污染經濟損失調查核算,計劃二00六年十二月完成十一個實施的試點工作,預計二00六年完成全國三十一省市的綠色GDP核算。

      由此可見,中國綠色GDP號角已然吹響,作為中國經濟社會最重要的元素,中國企業在綠色GDP時代若能祭出新招、有所作為,無疑善莫大焉。(完)

     
    編輯:陶光雄】
      相關專題:第三屆中國競爭力論壇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