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記者被起訴天價索賠 中國青年報:未嘗不是好事

    2006年08月31日 08:58

      臺資企業鴻富錦以“報道未經調查核實,嚴重侵害原告的名譽權和商業信譽”起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天價索賠3000萬元,并要求法院查封兩記者的財產,遭到網友和全國媒體的譴責。這不奇怪,因為鴻富錦的做法,不只是在“警告”記者,更在挑戰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權利。

      不過,冷靜地思考,用另一只眼看此案,我覺得這次事件的發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它提醒我們,新聞從業亟須法律保障。要承認,鴻富錦的訴訟是在現行法律框架下進行的。雖然直接起訴記者,存在被告不適合的問題,而當事人至今未收到法院送達的應訴通知書及起訴狀等訴訟材料,也屬司法執行上的失誤,但深圳中院立案庭卻堅持認為此案“程序上沒有一點瑕疵和問題”(《新京報》8月30日)。這說明,現行法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可以被利用來壓制新聞輿論監督。在目前中國缺少相關新聞采寫報道法律法規的情況下,打官司對記者尤其不利:一是記者采訪困難,取證尤其困難;二是企業隨時可以改變侵權現狀,并且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控制知情卻弱勢的員工。這就決定了記者舉證必然困難,而法律中尚無對新聞從業人員正常行使職責給予保障的規定。如果記者因證據不足而敗訴,對其他新聞從業者行使職責,進而對公民的話語權、知情權的保障,都會產生消極影響。個案的意義,就在于可以促進法律完善,將新聞從業者的保護提升到法律的高度。

      它暴露了中國勞工權益保障的監督乏力。從相關報道看,鴻富錦員工的權益遭受到了侵害。按照勞動監察法規的規定,勞動監察部門的職責,包括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但當鴻富錦的員工利益遭受損害時,地方政府勞動監察部門的表現似乎不佳。

      它也將促進新聞從業人員提高素質。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不真實,不僅會導致媒體失去公信力,也會給媒體自身惹來麻煩�,F在畢竟是法治社會。應當承認,這些年來,確有一些媒體記者編輯,采編作風不深入,不注重事實核對,以致不時有新聞造假、報道失實的情況發生。這雖然與《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被起訴不是同一性質,但兩記者遭到起訴也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再次提醒從業人員,在講求法制的社會條件下,新聞采編一定要堅持真實原則,同時要有自我保護意識,以減少失誤,避免官司纏身。

      (稿件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李北陵)


     
    編輯:呂蓁】
    :::相 關 報 道:::
    ·記者遭索賠案:深圳中院指程序無瑕疵 將加快進度
    ·起訴記者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兩記者因報道遭富士康索賠3千萬 ·大鯨魚對小蝦米?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